道。
师妃暄略微沉吟,轻声细语地道出了来意。
刚才那位尊者一言道出了我的身世,不知尊者能否对慈航静斋作出一番评价。
“你真的想知道吗?”张玉问道。
师妃暄微微一愣,继而点头应允。
“那不过是一群无所事事、不专心诵经、打着救世济民的幌子玩弄世人的一群糊涂蛋罢了。”张玉直言不讳。
“……”师妃暄一时哑然。
“嗤嗤。”
“嗤嗤。”
婠婠和站在张玉身边的江玉燕忍不住笑出声来。
师妃暄面颊瞬间染上红晕,带着嗔怒的目光看向眼前的男人,终究还是忍住情绪,询问道:
“尊者为何会作此评价?”
“早在八百年前,地尼从道教转投佛教,初衷是借佛门参悟破碎虚空之秘,临破碎虚空之前,她依据彼岸剑诀创出慈航剑典,本意是为了给后世弟子开启一条通天之路。”
说到此处,张玉摇摇头继续说下去。
“遗憾的是,后世诸多弟子资质不足,慈航剑典始终无法达到最高境界。然而一旦拥有力量,名声也随之而来,当时的慈航静斋已然成为武林圣地,佛门翘楚,为了稳固地位,便将目光投向了世俗王权。”
“之后的事情你们大概也知晓,一旦涉足滚滚红尘,就难以轻易抽身。直至今日,慈航静斋依然如此,忘却初心,以百姓为借口,实质上不过是壮大佛门与自身势力。”
师妃暄听罢,立刻反驳道:
“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暴君昏聩无道,多次征讨高丽无果,劳民伤财修筑大运河,大隋江山已经风雨飘摇,慈航静斋只是想普度众生,解救黎民于苦难。”
“莫非其中还包含了代天择帝之意?”张玉意味深长地说。
“你……”师妃暄心中一惊。
“唉,万事万物都有其两面性,你们只看见杨广三征高丽,修大运河带来的伤害,却不思考为何三征皆败,不去探讨大运河对于大隋的影响。你们只看到自己愿意看的一面,从不换个角度看问题,从不在自身找原因,这导致双方矛盾日益激化。”
“待到矛盾累积至极限,战乱爆发,受苦的依然是百姓。”张玉语重心长地道。
“自古以来,朝代更迭便是如此。”师妃暄底气略显不足地回应。
“佛门中人个个锦衣玉食,庙宇金碧辉煌,佛像披金戴银,你们可曾问过释迦牟尼?佛陀当年并未如现今这般奢华。”
“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