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三十七章 回城隍潭(1 / 3)

太上灵宝 柴扉 2553 字 2021-06-17

相传清乾隆年间,乾隆六次巡幸江南,每次一般都要到江宁(南京)、苏州、杭州、扬州等地区。六下江南所经之地和所做之事,虽然不尽相同,但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蠲赋恩赏,巡视河工,观民察吏,加恩缙绅,培植士类,阅兵祭陵。然而却都绕过这娄邑地区,当时改名为昆山县。

究其根源,却是时任昆山知府涉及与典商“贼串合诈坑贫民”案件。当时面对昆山县某家典铺“诳报”当房失火(其实是别处失火而并未真的延烧当房)而知县在那典商的贿赂下竟信以为真,引发本地士民不满,甚至出现“雷神巧,火神更巧”的讥讽语句,而且还出现“士民哗于学宫者,不下数干人”的抗议典商诳报邻火延烧不予赔偿的事件,据信,该家典商趁夜将当房民众托存财货运到了其位于苏州城内的另座典铺。

昆山知府怕乾隆帝巡幸昆山露出马脚,故向上禀报说前来昆山要钻八百里野猫洞、渡万丈潭,更要经那“人疡”之地,人入即“疡”。

乾隆帝听说,心想这八百里野猫洞并不可怕,野猫再多,自有御林军抵挡,万丈潭朕有龙舟可渡,可是这“人疡”之地却是不敢轻举妄入,人入即“疡”糜烂致死。于是他六次下江南都绕道昆山。

由此可见,这“人疡”之地之可怕却也是流芳百世了。要不是当时梦生赴“人疡”之地力战毒阴,运毒灵真气护身、枯木逢春术疗伤,最终将之除去,说不定现在还真依然如此呢。

梦生收拾心情向城隍潭而去。

城隍潭一派繁忙的景象,梦生才入城隍潭地界就被一种振奋人心的氛围所震撼。在数个潭之四周男人们都在挥撒鱼网,女人们均在用竹篙头装有簸箕或钉耙样的东西在打捞,孩子们则忙着递茶送水。那嘹亮的号子此起彼伏——“乡亲们哟,嘿哈;使使劲啊,嘿哈;快打捞啊,嘿哈;加把油啊,嘿哈”

梦生知道,乡亲们那都是在为他而打捞着呀。他感受着这一切,体味着这一切,心中激动万分,禁不住从天而降,来到众人跟前。

众人见梦生衣袂飘飘自天而降,纷纷拜倒在地不起,口中不断地祈祷着:“上仙保佑。”

梦生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大意,自己随意的举动在凡人们眼里仿若神灵降临。他神识一扫找到张老伯,趋步来到张老伯跟前,拉起这位朴实的老头,亲热地说道:“张老伯,是我回来了。”

“谢谢上仙眷顾,请免下民不敬之意。”张老伯急忙叩头不停。

“张老伯,我是梦生呀,我从‘人疡’回来啦。”梦生继续说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