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未来的妻子,落座之后问道,“裴尚书就任之后,殿下以为微臣是否要调任别处?”
李循矩如今已经做到户部度支主事,年纪轻轻便位高权重。他的好岳丈裴世纬任了户部尚书,依大周官律,为免高品级亲眷上下勾连,他应该调往其余部门就职。当然,也不是没有例外,只要靠山够硬。
在大周朝臣眼里,李循矩毫无疑问就是靠山够硬的那种人。有武令媺这位辅国公主外甥女不算,还有一个身为辅臣和部堂高官的好岳父。除了几个年轻御史会上弹章,朝中还无重臣对他仍在户部就职说三道四。
武令媺拿不准李循矩的意思,她半天没作声,李循矩也不急,慢条斯理地喝茶吃点心。见他这般悠闲,武令媺自嘲一笑,淡然道:“随小舅自己的意思吧!”
李循矩默然片刻道:“还是调任的好,免得引人攻讦。”
武令媺挑眉问:“那你想去哪?”
这次李循矩很快就给出了答案,显然他是早有成算:“吏部。”
“吏部?”武令媺笑了两声,心里的不愉快并没有反应到脸上,态度还是那么亲切,“郑天官与我不睦,你去吏部恐怕不那么容易。”
“事在人为。”李循矩微笑道,“殿下不必为臣操心,臣自然有法子。”
“哦?是走兰真皇姐的路子?”武令媺闲闲靠坐,话里的机锋可不那么温和,“即便懿亲王是小舅的学生,兰真皇姐恐怕也不会愿意向郑家人低头吧?”
李循矩道:“永泰亲王给臣放了准话,吏部工部随臣挑选。若不想任京官,外放郡县,在云州定州找个上品大城并不难。”
武令媺一时无言,盯着李循矩这张表情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的脸庞看了半天。
上次也是这样。他与裴家小姐的婚事,据可靠消息是他自己拐弯抹角请动了一位大周文坛宗匠才说成的。武令媺因了对他的怀疑,才会去调查云州刺史裴世纬。一查才知,这位裴刺史与桓国公谢骏年轻时候是知交好友。
难怪东昌兰真公主能与小皇帝达成协议,若裴世纬这位辅臣摆明车马无条件支持小皇帝,小皇帝自然能平安度过这三年的考验期。三年之后,他离成年也差不了多少时日,亲政指日可待。
倘若事有不谐,裴世纬恐怕会是第一个与武令媺放对的辅臣。以如今时势的发展,这是大有可能会发生的事儿。不管李循矩现在为谁办事,这件事他是帮了武令媺的,让她提前有所防备。
而今日李循矩上门送婚礼请柬,话里话外又向她透露出别的意思。譬如永泰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