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差得太多了。
就黄鸣所知,如今大明邸报都是每三月,也就是一旬才会出上一期,把这期间朝中的许多大事综合记录,也好让地方官员对此有个大概的了解。
当然,对某些地位关键,或是“心向朝堂”的地方官来说,邸报只是补充,他们有更多更快的渠道来了解朝堂变化的第一手信息。
但是对黄鸣这样在朝中几乎没有什么盟友的地方小官来说,就只能靠邸报来对朝中局势有个模糊的了解了。
只是眼下这份邸报……它居然是今年的第一期邸报,上边都写得明白,是三月初十所刊印。
第2/2页)
这就延迟得太过分了,要知道现在都已是六月中旬,照道理,今年的第二份邸报都该被印出来,分发各地。
现在倒好,这玩意儿居然迟了三月才到。
你当看盗版电影呢,得等个两三月,才能在网上找到高清的。
或许会有解释,毕竟这邸报从京城一路送来,得由省里,到绍兴府,最后才分到诸暨县,中间总有耽搁。
但是,黄鸣真不信会有这么大的耽搁,想来这一定又和那位古知府有关。他明着不敢刁难自己,可暗地里,做些让自己难受的事情,还是可以的。
对此,黄鸣只能评一句——上不得台面!
调整了下心态,黄鸣才打开邸报,随意地阅览起来。
而这一看,还真就让他看到了一些颇为关键的信息。
其一,首辅杨廷和首次以老病向皇帝请辞归乡,却被嘉靖挽留。
其二,就在杨廷和请辞之前的二月底,有多名翰林院讲官因为“放浪形骸,有违官体”而被停职反省——
虽然这一消息都落到邸报很后头了,但因为里头一人的名字,却让黄鸣尤其重视,杨慎!
其三,朝廷已诏命在家乡歇养的老臣杨一清回京任职,安排上是直接入内阁。
其四,也是最后提到的一点,是多名无足轻重的京官的新安排,曾经的礼部观政张璁就在其中,他被破格提拔为兵部郎中。
几件在一般地方官看来毫无关联,且重要性差别甚大的事件,落到黄鸣眼中,就已能让他管中窥豹地对朝中局势有了个清晰的认知了。
“看来皇上的权柄是日益增大了,以至于连杨廷和都得靠着以退为进的手段来做抗衡。而且说不定这也是他不得已为之,毕竟要保自己的状元儿子嘛。
“不过看起来,杨慎怕是很难再继续留在朝中了。皇上对他早已忌惮万分,又有我之前交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