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鹏依然早早就起床,虽然大会上午9点才开幕,但是,在开幕之前还是有不少的事情要做。
具体琐事自不用他去管。他现在主要是希望能够得到大佬们的支持,最好是在主要的大会议程上先统一了认识。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还是要尽可能地把科学界的权威大佬全都拜访到位。
所以,趁着吃早点的时候,他还要跟几个大佬聊几句,以获得他们的支持。
早上去吃饭的时候,在餐厅他遇见了袁龙平。
张志鹏马上就走了过去帮着他打菜端饭,最后和袁龙平坐在一张桌子上吃早点。
张志鹏对袁龙平是非常尊敬的。
这是一位让华国人民吃饱饭的可敬长者。
袁老其实一开始起点并不是太高,大学毕业之后被分到湘省一个地区农校工作。
若是一般人的话,也许从此就沉沦底层了。
但袁老却是继续勤恳努力,孜孜不倦地为育种提高产量而努力着。
他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的功利心,他就是想要让这个国家有高产水稻,不要再挨饿。
结果他成为发现杂交水稻增产优势的第一人,这才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国内杂交水稻专家。
可能是因为他出身底层的缘故,尽管他此前在七八十年代已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培育的杂交水稻在全国获得大面积推广,可他连续多年获得两院院士参评资格,都名落孙山。一直到1995年,他才最终成为工程院院士。
其中坎坷不足与外人说。
但即便如此,袁老都没有心生怨艾过,而是继续勤勤恳恳地工作着。
这是个老黄牛式的科学家。
他压根就不会投机取巧,更不会拉关系走门子。
一边吃饭,张志鹏一边跟袁龙平聊着。
聊他现在正在研究的超级稻,聊国内以及世界上目前存在的种子问题。
当然,这些话题都是一带而过。
张志鹏最想跟袁龙平聊的是职称评选新规以及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科学研究如何协调的问题。
张志鹏提出了自己的思路,袁隆平毫不犹豫地表示赞同。
袁老说:“现在我们很多同志思想确实跑偏了。”
“他们认为在国外顶刊上发表论文就是最大的成功!他们还认为,只有获得国外承认的科学家才是真正伟大的科学家。”
“他们心里只想着自己的个人荣誉和获得的利益,这显然是不太对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