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大师问黎萍:“这是什么地方呢?快到冬天了,怎么这里还是一片苍翠,到处是挺拔的剑麻、成片的椰林。”一位商人说:“你们去日本,船走错了方向,回来了。”
他们后来才知道,木船回到了我国海南岛的最南端。这第五次东渡,虽然历尽千辛万苦,又失败了。这几个商人一上岸,就喊:“鉴真大师来了。”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要拜见德高望重的鉴真。他们前呼后拥地邀请鉴真去吃饭,鉴真说:“我们带的经书被雨水打湿了。”
大家将随船携带的衣物、佛具和经书,-放在岩石上晒。神话博士、黎萍、阿槟、阿榔帮忙晒东西。黎萍说:“据《大唐和尚东征传》述,晒场上所晒的衣物、菩萨像、佛具和经书,多达数千件。仅衣物中的裙衫便有千件、袈裟千件、坐具千张。还有铜盂、铜碟、铜盘、珠幡等大量供佛用具。佛像种类也有不少,有宝像金漆泥像、菩萨五顶像、元扇像等。同时还有大量的经书,如(大集经》、《华严经》、《大湿盘经》等等。那些物具可供千人参加大法会用。”
神话博士说,如此盛装,难怪鉴真等人“所经州县玄坛受戒,无过空者,弘扬佛律,暂无停断。黎萍说,三亚崖城镇的人为纪念鉴真,把鉴真等人曾晒过经书等物的坡地称为“晒经坡”。听说鉴真来了,振州别驾(辅助州郡长官的官员)冯崇债,亲率四百军士前往迎接,在太守衙厅里“设会受戒”。为表示尊崇佛教,冯崇债拜鉴真为干母舅,并迎入私宅设斋供养。州属官员也纷纷前往,“施物盈满一室”,并轮流供养众僧。直到大云寺修好后,才送鉴真等人进大云寺安顿。
崖城镇曾是古崖州州府所在地,这个曾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作为海南中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小镇,现存的东西很普通,房子是到处可见的房子,也没有特别的风景。与中国南方的许多小镇相比,它甚至显得有些寒碜,难觅史书中所载的优美风情。鉴真羁留海南期间,给海南的开发与科学文化的发展贡献突出,也丰富了他自己的游历,增添了他人生传奇色彩。
黄梅说:“大云寺建成后,鉴真和他的弟子们为大云寺手抄了大量的佛教经典的感人场面。鉴真和他的弟子,以大云寺作为讲坛,向当地民众讲授律、戒、度等佛教要义的场面,鉴真和他的弟子,传授有关书法、雕刻、医学、建筑、工艺美术等知识的场面,不仅传播佛教文化,也让中原文化有进一步的延伸。”
要萍导游说:“鉴真学识渊博,才华超群,被尊为淮南“独秀无偏,道俗归心”的佛教首领。鉴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