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八十一章 南海神话之现代婚恋(1 / 3)

南海神话 刘荆洪 2310 字 2024-03-11

神话博士给大家谈了一个现代的九代穷的婚恋情感故事。

上世纪70年代,一辆辆解放牌的大卡车,满载着歌声、笑声,将我们一大群“老三届”的知青送到一家缝纫机厂里,我们住进砖瓦砌的平房里。身材高大的军代表指挥我们唱:《团结就是力量》,宣布新工人学习班开始。我每天带头读报,带头谈体会。一个月后,新工人上基建工地,个个像笼子里放出来的鸟,唧唧喳喳。说笑归说笑,每个人都在图表现。我呢,劳动挺好。两个月结业,我获得好评。我感觉,我在工厂里的感觉与我在农村时变了一个样。我下放农村时,由南海话干父亲一人工作,有7个弟妹,家庭困难。我没有棉被,用一床垫絮做棉被,而垫絮就没有了,穿的裤子,我不知道原来是什么颜色的布做的,上面补丁太多了,特别自卑。

我们从新工人学习班结业了,我们一部分人分到分厂里。其中,我分到缝纫机台板厂。我的工种是刨工,一开始,还觉得很新鲜。后来看到每天这牛头刨往返单调运动,想到我可能要与汽牛头刨相伴终身,就有点不情愿了。因此,我对办黑板报、墙报、合唱团里唱革命歌曲有兴趣。这一有兴趣,引起了厂领导的重视,他们说我是一个好苗子,懂得不埋头拉车,大会小会表扬。

我成为人团的培养对象。可是政治审查,我父亲的成分不好。我流着眼泪,信誓旦旦,表示与家庭对清界限。不久,我加入共青团了,还被选为厂团总支宣传委员。我进厂后,想换个活法,虽然由于自己家里穷,每个月发的工资22元,我要交一部分给家里,经常连饭票都买不起。

有一天,黑瘦的车间主任老周恳切地对我说,锅炉房里缺少年轻人,你能不能够去干。我一听,马上答应了。我想:当时,锅炉工又脏又累,一般人都瞧不起,但是我是团干部,又是写了人竞申请书的积极分子,是全厂青年的标兵,我不去谁去。在那个讲成分的年代,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我必须比别人干得多,干得好,才能够得到组织的重视与培养。

锅炉房是个镀金的地方,我希望它成为我命运的跳板。还有,锅炉房里可以发反毛牛皮鞋,晚上吃夜宵可以不要饭菜票,热天,多发一点营养费。谁知,进了锅炉房,经历了我人生的三次情感风波。

当年,时兴支援农业大会战,我们总厂派了上千人到市郊的一个水利工地,光团员就有两百多人。总厂的党委副书记余明是工地党总支部书记。根据团员们的选举,余书记拍板了:“石小林同志担任工地团总支部书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