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十六章 南海神话之游客应征(1 / 3)

南海神话 刘荆洪 2314 字 2024-02-05

南海宾馆正在为游客表演黎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舞蹈《打柴舞》,这种娱乐喜庆舞蹈,一般在农闲时进行,多出现在节庆、丰收、婚嫁、添丁等场合,流传于海南的陵水黎族自治县、乐东黎美自治县、万宁县、昌江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通什市、东方里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三亚市等市、县的黎族山村。

据传,远古时候有一对情侣,在陵水县群英乡与保亭县交界的阿波岭(又名打柴岭)上对歌两人的歌声招来了一群黎族青年到山上唱歌跳舞,吸引了更多的青年来参加聚会。后因这对情侣采山果中毒身亡,人们才不欢而散。从此以后,每当夜晚或下雨天,打柴岭上便传来歌声和

114击木棒的声音,唤起人们对这对情侣的怀念,《打柴舞》也从此流传开来。

在三亚市则流传着另一种传说:古代有一位黎王死了,他两个儿子阿腊和阿发破例打斋22天,举行隆重的“作八”。锣鼓声震动了汉人的帝王府,汉王派兵追查。阿腊和阿发被迫抬棺转移,翻山越岭。一路上为了驱赶寒冷,防御各种猛兽的袭击,不断地敲击木棒以壮声威,《打柴舞)就这样产生了。

每当在农闲或收获季节的晚上,人们便在地坪上间隔约2米左右平行摆放着两根碗口大、长约4米的圆木。圆木上横架着若干细木棍或竹竿,由几对人在两根圆木的外侧,相对而蹲.双手各握着棍端或竹端,然后有节奏地在圆木上铿锵有力地分合拍击,并演绎出多种花样来,由慢到快,时低时高。男女舞者,随着节奏的快慢,轻巧穿梭,跳跃其中。每当舞者顺利地从木杆或竹竿上跳过,手执棍端或竹端的拍击者,会齐声高呼。惊险有力的动作,活泼爽朗的情绪,像海浪一样一起一伏。热烈诙谐的气氛,十分感人。

南海宾馆大厅里,神话博士一边与李大江总经理欣赏节目,一边商量组织旅游活动的事。神话博士起草的《爱情神话体验游》的广告,在都市报上刊登后,引起了轰动效应。毕竟活动内容新颖又有趣味。再说,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的进步,使群众生活日益富裕的同时,也给群众带来了竞争的压力,人们希望得到精神的放松。

南海宾馆201房间门口的标牌十分醒目,仿宋体的字样:“南海爱情神话体验游报到处”。神话博士没有想到,电话整天响个不停。有的来电是游客亲属打来的,想咨询活动的具体内容:有的电话是游客本人打来的,联系活动的时间与费用;有的来电则是记者打来的,想对活动的目的与意义作一番了解。其中,一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