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可有从山沟沟里出来的?!”
“回丞相,在下正是从那山沟沟里出来。”
李斯看着他继续说道:“老夫问你,家里当时可有余粮,
可能吃饱,可能养育生子?”李斯连续三问,那人答道:
“回丞相,那时别说是有余粮,就是一年吃一条鱼,都很难啊,也只有一年的最后一天,可吃一顿肉,还是别人接济的,哎。”说起小时候的故事,那可真是一把泪一把泪的流:
“就更不要说是吃饱,生那孩子啊,要不是我运气好,考上了乡试,走上了仕途,否则啊,别说孩子,就连娶那婆娘都很难啊!”
“哈哈哈哈!”说道取婆娘,整个大殿轰然大笑:“没想到李大人,还有这么一段往事啊!”
“诸位别笑!”李斯脸色一板:“在座的各位,都有不少是从那山沟沟里面出来的吧!
你们的缩影,恰恰就是我大秦的缩影啊!
你们想想,为何我大秦灾民如此多,为何大家都吃不饱饭,你们肯定都是心知肚明,但是你们不如帝师坦荡,
来揭开这层纸,来捅破这层纸!
大秦为何灾民多,一赋税重,二修筑长城劳工多,这可都是从各地抓来的壮丁,都是一家顶梁柱,三可垦种的田地过于稀少!
正是因为这三点,我大秦才会有无数的灾民,吃不饱,睡不着啊!
我看帝师说的很好,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家,两者要结合在一起!”
“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家!”诸多大臣低头看着手中的薄薄纸张,脑袋轰然大响:“我等支持帝师!”
“帝师大才,我等不如!”
“哈哈哈!”秦始皇嬴政大笑:“既然如此,李斯,此事,就由你全程操办!”
“李斯定不负陛下重托!”李斯抱拳回到原地,一脸的慎重,只觉得肩膀都是沉甸甸的,但是内心的那股久违的火却猛地燃烧起来,越来越旺,竟让李斯额头流出细细汗水!
“这大概是老夫参与的最后一次,也是最大一次的改革!”李斯胸有澎湃,若是能够完成此事,毫无疑问功有千秋,可名留千史!
“小高子,你可记得红薯,玉米,稻米?”“陛下,小高子记得!”
“记得就好,就由你告诉朕的群臣!”
“喏!”赵高看着群臣尖声细语说道:“红薯,玉米,稻米,乃是三大主食,可亩产千斤!
红薯,玉米味道香甜甘美,稻米口感舒适,令人回味无穷!
红薯,玉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