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二十章 兰芳二式线膛枪(3 / 4)

兰芳 御炎 3224 字 2024-03-26

,尤其在赵亚伯加入到这一计划之中以后,更是对赵学宁的这一构想感到非常喜欢,果断在改良卡隆炮的同时加入到了米尼弹与线膛枪的项目之中。

后面,根据赵学宁给出的方案,用软木塞和底部有圆形空腔的软铅弹组合而成的新式子弹成功诞生,与之配套的线膛枪也在共和国三年生产出了几条样枪,随后便是投入实验。

工业部找来军队里的熟练枪手,让其试验使用线膛枪和新式子弹,最后的实验结果证明,这一思路非常成功。

虽然同样属于前装式子弹,但是和最初的圆形线膛枪子弹不同,最初的圆形线膛枪子弹虽然一样是软铅弹,但是因为直径往往大于枪管,甚至需要用木锤将子弹锤入枪管。

后来虽然做出改进,用稍微小一些的弹丸包裹着油布塞入枪管,但是整体发射效率依然低于滑膛枪,实用性不强。

这是早期线膛枪射击效率低而不被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

但是米尼弹就不是如此,它在底部有一个圆形空腔,用软木塞填充,其整体直径小于枪管,可以很轻松的像滑膛枪弹药一样塞入,不需要使用木锤去锤击。

但因为铅弹质地较软,在火药激发的时候,木塞会挤入底部空腔,弹体也会受热,从而使得子弹膨胀,直接从内部嵌入膛线中,起到一个定心和闭气的作用,然后射出枪管。

如此一来,不仅射击精准度大大提高,射程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有效射程几乎能比燧发滑膛枪超出两倍有余。

在机器的辅助下,软铅弹的制造并不困难,拉膛线对于拥有相当技术的兰芳兵工厂来说也不是难事,不过这显然没有滑膛枪的生产速度快,所以这款枪械的生产并没有赶上之前数年的战争,没有经过战场的测试。

同时,为了确保射击精准度和装填效率,这款枪械确实不太方便在射击的同时装备刺刀,也因此引起了兰芳军事部门内部的争论。

部分工业部的专家据此认为这款枪械将降低士兵的肉搏能力,所以对其能否大规模列装表示怀疑,从而比较反对这款枪械的大规模生产和列装。

支持者认为使用新式子弹之后,射击效率和射击精准度包括射程都大大提升,有助于士兵在近身肉搏之前就打崩掉对手,所以刺刀并不一定是必需的。

而且原先的步枪装备刺刀射击主要是因为射程太近,如果不提前装备刺刀的话,敌人很有可能趁着弹药装填的间隙就冲上来,转瞬即至,到时候连刺刀都来不及装上就会被敌人刺死。

而现在,枪械射程几乎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