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书省起自汉武帝之时,主掌四方机要。[首发]本朝虽然以道为首,可毕竟修道之人仅为少数,就算加上只颂经典不修道术的道人们也远远不够。况且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人都不愿为庶务缠身,只想自己潜心修炼,追求无上大道。
所以来自其他流派的支持决计是少不了的,至少在汉武帝之后便成为天下主流的儒门一定不能少。兵家在前朝太宗开皇图天策府之后终于正式浮上水面,再加上兵家和道家原本就是穿一条裤子的,自然也少不了他们的相助。
于是以皇极经世阁为首的各大书院源源不断的向道国提供了大量的吏员,除此以外还有相当部分的儒生们凭借自己的努力终于爬到了高位。皇图天策府也不停地向军中输送着将才,绝大多数的将领们都出身于皇图天策府,接受了最为正统的兵家教导。
而儒门为首的有“礼乐射御书数”六师,兵家为首的有“风林火山阴雷”六将,于是才有了岳鹏举口中“文武十二圣”的说法。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太平七侯中的六位正好就应当对应兵家六将至于谁对应哪一个、如何对应张如晦就不大清楚了,他只是听平天侯提到过,说他自己是“雷将”,梁朝的陈庆之也曾经是雷将。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右武卫担任的才是直插佛国腹地的任务?那也不对啊,这个任务似乎更像是火将的职能……
于是张如晦的思路就又偏到一边去了,连去问岳鹏举陆夫子什么时候成了六师之一、那个叫万俟的来这里干嘛都忘了。
张如晦在这边神游物外,岳鹏举则是不动声色的摆了摆手。看到他的手势,破军手中的法剑已经悄无声息的递给了梁红玉,梁红玉又将其悄悄放在椅子边上。岳银瓶手里的大枪也立刻卸成了两截,刷的一下就塞到了几案的下面。整个过程轻的半点声音也没有,显然是对这位中书省属官的前来早有准备。
做完了这一切后,岳鹏举大摇大摆的坐回了帅座。破军这才走出帅帐,将万俟引了进来。
中书省权力极大,能做到右正言这个份上的人都是人杰一流。这位右正言不论气度还是外貌皆属一流,在看到岳鹏举后连忙拱手行礼。岳鹏举却好像是没看到似的,只顾自己低头翻阅公文。
万俟看岳鹏举压根没有理会他的意思,脸上顿时就有些挂不住。可岳鹏举无论在官位还是爵位上都高于他,想要呵斥根本没有半点立场。于是他先咳嗽了两声,想要引起岳鹏举的注意。
可是岳鹏举仍旧像是没事人似的,根本不理会他。倒是一旁的梁红玉仰头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