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百夫长,职责在身也不能陪自己一起去。于是自己就孤身一人行走在无边无际的尸山血海中,将一具又一具的尸体翻捡过来,还要拂去脸上的泥沙血浆,仔细辨认究竟哪个才是良臣。
也不知道究竟找了多久,自己才终于找到他。自己抱着良臣的头,在泥土中直接无力的跪坐了下去。如果时光能够倒流,自己根本不会让他去参加无定河大战,就算是锁也硬要把他锁在家里。就算自己一开始在人前可以自豪的告诉他人,自己的丈夫是为国捐躯,可是随着时间一点一滴的推移,自己的心中的那个声音越来越大:真的不求他什么高官厚禄扬名立万流芳百世,自己只要他好好活着。
而现在,最后一分希望也要被剥夺了吗?
张如晦隐隐看见了梁红玉的眼泪,每一滴泪都好像直接滴在了他的心中,让他恨不得当场就逃开。征西时他随着平天侯破城杀敌无数,遇上天竺人也是见一个杀一个。因为战场上从不分性别年龄,男女老幼皆可杀人。
可是面前的人是梁红玉,是道国子民,不是天竺佛国的人。
孔丘曾经说过,克己复礼为仁,也就是能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的便是“仁”;孟轲也说过,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倘若以仁德为标准,张如晦以韩良臣的性命去要挟他的妻子,这样的所作所为已经是违背到了极点!
可是他的心中还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的决断这是陆夫子最经常对他说的话。陆夫子还说,只要你存有这颗心,仁义礼智什么的道理自然就会明白。
那么,放任梁红玉盗用死者尸骨,和以韩良臣的性命要挟梁红玉放弃,哪个是对的?
所以,我要继续把这出戏演完。不在意任何人的看法,不去管任何人的反应,就算被人憎恨、唾骂也不会在乎。
梁红玉已经无力的跪坐在了地上,眼泪无声的从眼角流下,这个时候她才模模糊糊听到了张如晦的声音:“梁姑娘,认输……我就放开咒术。”
这句话好像是让梁红玉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样,她立刻拼命地喊了出来:“不用比了!你已经赢了!”
“不化骨……”
“我给她放回去!”
“好……”说完这个字后,张如晦绷紧的念头就是一松。他就觉得眼前一黑,顿时什么也不知道了。
等他再醒来的时候,眼前只有无边无际的黑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