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七百二十五章 部队要招标军车?(加更1)(5 / 6)

大国工业 华东之雄 5893 字 2个月前

“今天找各位来,主要是有几个新项目。”秦锋也不愿意把任何一个会议开得又臭又长。

“第一,就是咱们的猛士军车,要搞混动化升级。”秦锋看向众人:“这个混动化,是最高标准的,要有四十公里以上的纯电续航能力,要有强大的越野能力,要尽可能简单化……”

等到秦锋说完,邢富强就开口了。

“秦总,按照您这个说法,串联式混动应该是最合适的。”

混动也分成很多种,P0和P1那种,只是轻度混合,或者说叫做油混,电池小,电机小,没法直接驱动车辆,也没必要外接充电器,在后世,这种车都上不了绿牌。

后续几种,电池大,电机大,需要外接充电器,又叫插混。

根据驱动方式的不一样,插混也分成了三种: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

串联,发动机只带动发电机,电池电量不足,就启动发动机给电池充电,这种还有个单独的名字,叫做增程式。

并联就是只有一台电机,驱动车辆时候当电动机,启动发动机之后当发电机。计划在DSG变速箱上插入的电机就是这种类型。

混联就是既能用发动机直接驱动,也能用电动机驱动,还能一起驱动。

混联效果最好,但是结构复杂啊!想要结构简单,还要能单独驱动车辆,那就只能玩串联式混动了。

“嗯,这种路线可以,但是,去掉了复杂的机械传动机构,我们能保证电机的可靠性吗?这可是军车,一旦在战场上大面积趴窝,我们是要上军事法庭的。”

“当然可以!”邢富强信心满满:“咱们有马工给研制的电机系统,再加上咱们的制造工艺,能出什么问题?可靠性绝对和燃油车一样!”

“那研发时间多长?”

“一年出样车,一两年的时间试车,有三年的时间足够。”

秦锋点头,在欧洲,研制一款新车动辄就是五六年的时间,但是,在东方这里,新车的研发周期,也就是一两年,军车要求更高,所以才会拖延到第三年。

“好,这个项目就说这么多……”秦锋本来还想要说一些细节,比如说,电压是不是一步到位选择八百伏特,省得以后逐步升级浪费时间,不过,这些还是交给他们确定吧。

自己现在提出八百伏特,万一现在的电子系统还无法满足这种电压呢?

“下面,是两款军队卡车的竞标,分别是十吨级以下的中型卡车和十吨级以上的重型卡车……”

“秦总,这些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