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上:
一、对内:轻而易举的瓦解霍氏的叛乱。
二、对外:
1、降服匈奴:
公元前72年,发兵16万,分五路攻打匈奴,这是两汉四百年来最大规模的骑兵出征。同时派遣校尉常惠节制乌孙骑兵五万骑,与汉军东西并进,夹击匈奴,大败之。常惠因此封侯。
公元71年:汉军三千骑击败匈奴,捕几千骑而还,匈奴不敢报复,对汉态度开始主和。
公元前60年:西域日逐王带数万人投降汉朝。
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亲往长安,对汉称臣。成为宣帝朝一大盛事。
2、囊括西域:
公元前72年,常惠大败匈奴,回国途中,龟兹杀汉校尉赖丹,常惠征调西域诸国5万人,攻龟兹,迫其国王谢罪,交出凶手并斩之。
公元前68年:遣郑吉,发西域诸国兵一万及1500汉朝屯田兵,击败降服之。后匈奴来犯,两军遭遇,匈奴竟害怕退去。郑吉派遣三百汉兵屯驻车师。
公元前65年:匈奴日逐王降汉,宣帝派郑吉发西域诸国兵五万迎降。郑吉破车师,降日逐王,声威大振西域,宣帝拜之为“西域都护”,封安远侯。
郑吉在西域中心,设府建城,统领天山南北,使汉朝政令得以正式颁行于西域。
西域都护的设置,不仅是汉王朝,更是华夏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大事。
自张骞之后,汉匈七十余载相争,在日逐王归降之际,随着西域都护府的设立,西域广袤大地正式纳入华夏版图。
3、平定羌乱:
公元前63年:各羌族部落打算共同侵扰汉朝,打算切断汉朝与西域通道,赵充国向宣帝进言:一、加强边防,二、离间各部落而侦探其预谋。
公元前61年:遣义渠安国出使诸羌,然义渠安国不懂军略,强行镇压,导致羌族各部惊恐,离开其地。四处劫掠犯汉边塞。
汉宣帝派遣七十多岁的赵充国领骑兵不到万人,巧施计策,瓦解羌人各部落。
同年秋,赵充国提出边军亦兵亦农,于边境屯田策略并出击的策略,得到宣帝采纳。
同年冬,宣帝命强弩将军许延寿、破羌将军辛武贤、中郎将赵印出击西羌,斩首并降敌八千余人,赵充国俘虏五千余人。
公元前60年5月:赵充国整顿军队,合众连横,联合一些亲近汉朝和降汉的羌族部落攻杀其余部落,尽皆大胜,汉朝设金城属国安置投降之羌人,西羌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