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
就在这时,突然连续四五个黄豆粒大小均匀的鱼泡浮了上来。
岳峰看到鱼泡微微眯起了眼睛。
我擦,窝点里进来鲤鱼了?
之前也说过,鱼在水下活动是有气泡浮上来的,不同品种的鱼,鱼泡也有不同,鲫鱼多为鱼星,吐出来的小气泡不等到水面就破了,呈现散碎的鱼星状,就算有泡也比较小。
鲤鱼,一般是大小比较均匀的鱼泡,
草鱼跟青鱼,多是一个大泡,带着几个小泡
而鲢鱼,是很细密的一团细碎泡沫。
现在这个连续四五个大小均匀鱼泡的情况,非常像大点的鲤鱼进窝了。
看到鱼泡岳峰也没想太多,缓慢提竿把线组给提出水面,三下五除二把浮漂推到了正常钓底的位置。
双钩搓了两颗黄豆粒大小的小饵球抛了下去。
小鲤鱼拐子都基本不吃口,大个头的鱼肯定食欲更差,岳峰随手抛这杆下去根本就没想太多。
黄豆大的饵球自重大了不少,浮漂翻身下行的速度提升不少,饵球比常规要大,所以浮漂的钓目也受到影响,比正常钓底的三目矮了一目多点。
看到这岳峰知道,上钩也到底了!
行程上没有看到任何动作,到底之后也没看到反应,岳峰以为够呛了,习惯性的抖了抖竿尖,挑逗了一杆下去。
就是这一抖,只见浮漂啪的给了一个大顿口,剩下的不到两目浮漂,一口就黑掉了。
岳峰被突然给口搞了个机灵,连抖腕刺鱼的动作都没做,很稳很温柔的将杆子立了起来。
水下的鱼透过线组,鱼竿,将力道传导到了手上,岳峰知道自己打中了!
0.08#的子线,中了一条大鱼,就连岳峰自己都感觉有点不真实!
这玩意儿可以算得上小钩细线搏大鱼的极限了!只要鱼的反应稍微强烈一点,妥妥的跑掉。
杆子慢慢弓起来,岳峰心已经提到嗓子眼了。非常小心的伏下|身去一动都不敢动,生怕鱼惊了跑掉。
运气比较好,水下的鱼只是感觉有点不适,并没有察觉不适的根源,在水下愣了半秒,慢悠悠的游动起来。
感受到鱼的游动,岳峰右手捏着杆子,左手手背搭在手把节中断,仔细的感知到鱼发力的方向。
小钩细线溜大鱼的核心就是不让鱼惊到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引导鱼的游动,而这么细的线如何有效引导呢?
杆子发力的方向要尽可能的跟鱼游动的方向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