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两百章 切割产业(3 / 5)

这时代的生产力来说,一个郡县在解决农业人口的情况下,还能承接一项技术工种,完成技术整合就很不错了,就算刘泰想要给得再多,怕也没有足够人口承接啊。

这些产业对比起最初甚至算不上是规划的野蛮生长,现在经过自己的规划,以及当地政策的扶持,相信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最重要得是,这些产业不论想采购原材料,还是想出售自己的货物,全部都因靠近海洋与船坞,完全能通过走水路的方式快速前往幽州与冀州。

同时自己也会修缮道路,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方便他们进行更进一步的后续发展。

与此同时,土地这种东西自己动弹不得,毕竟粮食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没足够粮食自己想要干什么东西都不现实。

但自己到底是要努力培养新阶级,而这开始兴盛的贸易,自然而然会带动渤海周边航海业的发展与需求,因为交通运输就是商业最基本的需求。

在这繁茂商业的掩盖下,刘泰希望百姓们通过大船去捕鱼的计划能顺利。

“今年开始应该让各港口挖掘冰窖储藏冬日冰雪,想发展鱼类食品,这冰块绝对少不了。

不论打捞了多少海鱼,到最后也就只能用食盐处理之后制作成咸鱼干!”

刘泰不由感叹了一句,开始在自己的身边记下了一笔,避免自己忘记。

刘泰清楚,这时代渔民地位不能够跟农民比较的最重要原因,那就是渔业产量跟不上来。

否则,如果渔业一年的产量莫说要养华夏一亿的人口,哪怕只养幽冀青一半人口,以后就算自己不在了,看看后续的朝廷会不会禁止这渔民出海。

说到底,还是那句话,对古代社会来说,任何一个产业都必须要像第一产业农业那样可以养活大量的人口这样这个产业才重要,这才属于谁都宝贝,谁也都想要捞一笔的产业。

而古代渔业因为古代渔民完全体现不出这价值,就算打到了鱼,对绝大多数渔民来说也不舍得吃,而是出售给有钱人家换取自己生活的钱粮,根本就是奢侈品的定位。

那这种渔民又有多少的意义,对政府来说,就算是想要统战,都没有统战价值。

而在华夏想真正成为一股政治力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整个阶级拥有造反的能力。

像农民最具有反抗意识,最愿意为一口吃得把皇帝拉下马,自然也就拥有相应统战利益。

只不过他们被地主所剥削,他们的权利被地主所窃取,反成为他们明面上利益的代言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