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星期六(2 / 6)

,正是关于「格赫罗斯」被发现的历史。

1888年,布利切斯特大学天文馆的某位天文学者首次提出了「大哈雷彗星」,其每经历上万年就回归一次太阳系。

但由于当时的科学水平限制,加上这位天文学者无法像研究哈雷彗星的爱德蒙·哈雷那样测定该彗星的轨道数据以及确准回归时间,所以该「发现」受到了广泛批评。

此后的数十年,「大哈雷彗星」鲜有人再提及。

直到40年前,一位布利切斯特的业余天文学家再次提出该理论,并在报刊上发表了自己的文章,将「大哈雷彗星」首次命名为「格赫罗斯」。

但该文章依旧得不到主流学者的认可,被认为是业余人士的天文幻想。

直到现在,随着回归日期的临近,太阳系九大行星的轨道开始轻微发生偏移。

通过计算海王星的偏移轨道数据,可以大致推算出该行星的抵达时间。

不过为了稳妥起见,并且计算出包括行星体积、质量等更为精确的数据,需要等该行星的引力影响

更多的行星轨道。

根据……

后面是巴拉巴拉的讲解一堆天体力学理论。

得出的最后结论是,仅需要测算冥王星、海王星、天王星的轨道扭曲程度,就可以将格赫罗斯的具体回归时间精确到天。

届时,全世界至少50%的区域都可以在同一时间观测到格赫罗斯……

写这个博客的人无论对格赫罗斯的研究历史和研究方法都面面俱到。

若是放在未来的某乎,先不谈里面的内容对不对,但看见的人至少要说个「插眼」、「哇!我从未来回来的,真应验了」、「预言家刀了」之类的调侃话。

但是这篇博客下面只有一个留言,而且是一个极其敷衍的「?」。

看起来并未引起太多的关注。

并且这篇博客的主人,秦智博猜测大概就是已经死掉的英格尔斯。

因为他的头像正是布利切斯特天文研究所的建筑照片,昵称则是「彗星侦探」。

「弘树,你能够按照这上面描述的方法计算格赫罗斯的回归时间吗?」秦智博问道。

泽田弘树的人物形象站在屏幕上愣神了几秒钟,然后说道:「我的‘大脑"中虽然拥有相关的数学运算能力,但仍需要最关键的三颗行星的轨道数据。」

「如果拥有轨道数据的话,就可以计算出回归时间了……」

听了泽田弘树的话,秦智博了然地点点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