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妥当了,随时可以开始。
李泰听到这话后这才放下了手中的笔,笑着对在堂众人笑语道:“案牍劳形,使人精神疲倦。你等案头若无剧要之事,不妨同往一闻别家喜事洗耳提神。”
在堂众属员们也都在等着大王这一句话,因此闻言后也都纷纷起身笑语应是,拱从着李泰一起出了门往宴会厅而去。
此时的厅堂中已经有许多官员到来,彼此分席坐定后正闲聊着。为了活跃人事氛围,这段时间李泰一直经常公廨赐宴,因此府中在事群众无论出身南北,如今也都逐渐熟悉了起来。
当听到李泰正向此而来,众人又都纷纷起身行出厅外迎接。
李泰挥手回应众人的礼见,视线则在人群中搜索一番,最终落在了受赵刚力荐而出任行台郎的韩勰身上,笑语说道:“韩郎中,哪一位是你历劫失散、今又重逢的至亲啊?”
“启禀大王,这一位便是家兄1
韩勰这会儿也早已经从与兄长重逢惊喜中缓了过来,只是脸上仍然还洋溢着浓郁的化不开的笑容,听到大王问话之后,忙不迭将兄长推到自己身前来作介绍。
“在下韩劭,本淮南乡民,经乱不死,今从镇南将军王湘州麾下任事,共长史裴侯奉王湘州命北行渡江、来请王命1
韩劭也连忙弓腰叉手向李泰见礼,并且顺势将被忽略在了一边的长史裴政也引了过来。
李泰闻言后微微一笑,向着同样入前见礼的裴政略一颔首,旋即便示意众人一起入厅参宴。
待入厅堂中,众人依次坐定,酒进一巡,李泰便又问起了韩家兄弟从失散到重逢的各自经历。乱世之中除了王侯将相的纷争之外,无疑是这些普通人的亲身经历才最能代表乱世的本质。
韩勰率先开口讲起当年遭遇侯景乱军洗劫乡里,自己与兄长失散后一路流浪、辗转来到原荆州军府的势力范围,并受到了赵刚的赏识教导,就事军府一路做到了如今的行台郎。
众人在听完后也都不免唏嘘不已,虽然韩勰的遭遇最开始这一段的确是有点悲惨,但后续却越来越好,其个人境况的好转正好切合荆州军府的一路发展壮大,也让许多人都不免心生感触。 李泰原本对此还只是心存好奇,但在听完韩勰的讲述后,对这个年轻人也不免印象更加深刻,算是将其记在了心里。
韩劭就没有自家兄弟这种好运气了,他的经历要更加的跌宕曲折和残忍,同时也更加的吸引人心。当他讲到自己被侯景乱军裹挟到江南建康城外时,整个厅堂中都已经是鸦雀无声,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