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瓮声瓮气的答了一句,心中颇有几分郁闷,心说炽儿没来之前,咱爷俩可是父慈子孝相看两不厌,怎么炽儿来了之后,我这做儿子的地位直线下降,就今天已经领了两顿责骂了。
这也就是才开始,若是时间再长一点,这可怎么办?要不我和炽儿换一下,他当爹,我来做这个好孙儿?
朱棣正胡思乱想着,朱元璋将话题扯回到阁部上来,道:“咱看了詹徽的奏疏,他的想法的确不错,可还差了点。阁部既然是给咱用,就该集思广益,怎么里面只有六部的官员,难不成大明朝只有六部,而无其他部门了?
这些做臣子的,心窄,总想着打压异己。你个做太子的怎么这点也看不懂,还不如高炽聪明。高炽都知道要文官全面参与,你还没想透?”
“爹,这点儿臣也想到了。”
“你就想到这一点,没往更深处想想?”
“啊?”
朱棣茫然,还能怎么想?
“榆木疙瘩!”
朱元璋叹一口气,道:“咱手底下,除了文臣,还有武将,怎么这阁部内只有文臣?”
“爹,您是说让凉国公他们也参与进来,可武将们大多不学无术……”
“咱怎么就生了你这个蠢儿子,真气死咱了!高炽,你懂了没?”
朱高炽挠了挠头,小眼睛中闪过思索之色,很快便答道:“皇爷爷的意思是,阁部之中也要文武制衡,以防一家独大,不能让阁部成为文官的一言堂。”
“聪明!”
朱元璋大赞,笑道:“跟咱打江山的这些老家伙的确没读什么书,可下一代咱是花了心思培养,到时候选几个聪明机灵的入阁部也就是了。”
朱棣被老爷子好一顿抢白,心中微叹,这话炽儿说出口,您未必怪罪。
可他身为太子,真要这么说,岂不是让人怀疑,还未登上皇位就在这谈论制衡之道,莫不是已经将自己当成皇帝了?
朱棣从小接受的教育,人生的经历,再加上他对老爷子的恐惧,以及各种史书上的前车之鉴,让他学会了藏拙,也学会了隐藏自身的真实意图。
太子之位虽说是喜从天降,但也是他曾梦中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如今得到了,自然分外谨慎,唯恐出什么岔子。
朱棣终究不敢去赌,老爷子对他的信任,会不会如同对大哥朱标一般。
他的敏感让他能够感受到,老爷子对于大哥的态度,与对其他兄弟的态度截然不同。虽说现在大哥已经去世,但他上面还有二哥三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