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报价,引得众人一阵惊叹。一旁的严玉财眼皮直跳,满脸不可思议的看着吕大甫,心中暗叹对方的魄力。一百二十万贯,他咬牙凑一凑,也能拿得出来。可拿得出来是一回事儿,敢不敢投入到成效未知的招幌中,又是另一回事儿。两者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果然,南山居的少东家面色一变,压低声音与身旁的老者迅速商讨。也不知老者说了甚么,只见南山居的少东家面色阴沉,一言不发。略微等待了片刻,见再无人叫价,谷菘一敲木锤,高声道:“甲档独家冠名权由二百一十三号拍得!”“恭喜恭喜。”“吕兄好魄力,我自愧不如啊”随着木锤落下,一众富商纷纷拱手道喜。吕大甫笑容满面的自谦道:“侥幸而已,侥幸而已。”……垂拱殿内。韩桢正与一众朝臣议事。常玉坤朗声道:“陛下,成都府路一府九州两监一军官员,以及治下士绅联名上书,愿归顺我大齐,此为万民书。”成都府路的百姓,是真怕了。他们倒不是怕打仗,自古川军无孬种,每当外族入侵,蜀中往往都是最后一个陷落之地。除开蜀中地势险要之外,便是川军敢战,且耐苦战。可问题是,对蜀中百姓来说,齐国算不得外人,中原王朝还是那个中原王朝,无非就是当家做主的人,从老赵家变成了老韩家而已。关键是,二郎爷爷是他们蜀中灌江口的当地神仙。陛下是自己人,难不成还能害了他们?因此,许多蜀中百姓对韩桢有种天然的亲近感。这种仗打起来完全没意义,一旦战火燃起,蜀中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就得被打破,繁荣的商业也得被迫停下。经过孟昶长达几十年的统治,蜀中百姓尝到了安居乐业的甜头。当年赵宋攻打后蜀,不但掳走了孟昶的财产,还将蜀中铜钱尽数运走,无奈之下,蜀中只能用铁钱交易。王小波起义,赵宋平叛,蜀中又遭了一次灾。前几年的朱姓父子起义,让蜀中百姓再一次被洗劫。接连三次动荡,让成都府路的百姓怕了,在得知襄阳陷落后,纷纷上书当地官府,要求归顺齐国。为表诚意,还顺带将流落到蜀中的赵氏宗亲都给绑了。甚么摊丁入亩、赋税改制,咱们蜀中人坚决拥护,谁敢说个不字,不需陛下动手,蜀中人自己就给办了。但条件就一个,驻扎在襄阳的兖州军不得入川。这倒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