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是武林中人,只是依仗着法力和符术,才能有着类似于武林中人的轻功身法。
而当他们来到曾经独钓客垂钓的地方时,已发现这只是一处瀑布旁的小道和一方不大的草地,除了几棵树木之外,还真的找不到什么了。
眼前的通巅山崖,已无路可寻,在几处疑乎是通山之路处,细探之下,无一不是绝径死路。
他们明显不熟悉此地,以为经过亲身的细心察探,细无遗漏,所以便对视了一眼,转身回到了原来的地方,朝着刚才左边的方向,又是心领神会了一下,便又施符小心谨慎地绕过那些面具人而疾奔刚才已经微弱的仙术灵光消失的方向而去了……
还别说,此时他们的施符身法,一般的武林高手,还真的有点“望尘莫及”了。
其实,他们有所不知的是,在他们察探通山之路时,唯一的一条上山小道,已被捷足先登的“白衫文士”和他的二弟,运用出近乎大神通的武道功法——“真元幻影”。
幻出虚影实景,将来路幻化成了天然的山林之景色,使得来人不得要领、难窥其境,疑是绝境无路而无功而返。
“真元幻影”,是武道的大神通功法,是由武道之人运用并施展磅礴浩瀚的真气之气,扭曲了空气中的大气,使周围的景色和物像发生颠倒或错位,在围观之人的眼中,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使之似是而非、浑然天成。而这,就需要施功之人的武道修为,必须超过巅峰的造诣,或许已达半仙之能。
留意了,此处的“真元幻影”中的“真元”和“真气之气”中的“真气”,似乎是混为一谈。
因为“真气”是武道中人所习的内在气息,而“真元”则是修道之人所有的法力体现。虽有差异,但功高至伟之后,则是殊途同归,故有时难分彼此。
当那两位“茅山”派的术士经过那几位全神戒备的面具人身旁时,竟然令得各自双方都不约而同地如临大敌一般,各自运功或藏符,准备着猝不及防之下千钧一发的攻防两策。
双方都不发只言片语,只是各自的双目频频扫视着心中闪念所在。好在,只是虚惊一场,大家都相安无事。
望着已经远去的那两位“茅山”派术士,还在一旁凝神戒备的那位四色光环面具人终于松了口气。
此时的前后左右,除了己方的这几位面具人属下之外,已扫视不出任何的外人存在,也就是说,此时的此地也就他们几位存在着,正好可以肆无忌惮地近身坟墓。
而且,从前方的那座明显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