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正值韶华的少女,已经从身旁不远处的一辆刚刚缓停的轿车里踏足在了村口的方向。也只有东向的村口这个方向,才是出入此村的唯一通道。
说是通道,自然就是因为此路不是宽敞的大公路,现在的通村之道,还是经过了扩建改造之后,才有了如此差强人意的规模。
她是在国土资源部任职的部长之女,来此正是为了授命视察,或兼监督之意,但她此行可是只身前来,并没有随同之人,也没有知会任何相关的下属人员。
因为按照基层上报的此村讯息,还有着一户第三批的拆迁人员的档案没有落实到位。
按照以往的惯例,每次的拆迁工程都是分成三批次完成。国家将对第一和第二批响应拆迁号召的村民,予以款项资助奖励,但对于第三批才完成拆迁的村民,只是按一般的政策条件办理。
对于此村的那户拆迁人员的档案,电脑户籍库的“白纸黑字”上清清楚楚地记载着是某年某月某日从外地搬迁进来的,不属于本村的原居民。但至于对方的户籍地,却是一无所知。
不过,迁来的这户人家也是有些年头了,而且政策法规都属于合法合理,于是也就按照了本村原居民的户籍办理了相关的程序。
户籍库的资料显示和此村的相关证明,都无可辩驳地记录着那户人家现如今居住的还是爷孙俩,而且并非属于那种刁蛮的拆迁钉子户。
虽然也在第三批搬离暂住的排列,但对方的那位祖父辈却已经声明不会给国家的拆迁工作带来负面的影响,就在最后的几日内便可完成搬离事宜。
可偏偏就在全村即将搬离完毕而便利拆迁的同时,那两位爷孙却莫名其妙地音讯全无了,好似人间蒸发了一般,这里面是否有着什么隐情?
但不管怎样,所有规定的最后拆迁搬离的时日总不能因个别的你我的某种原因而中途变更。好在,那户人家的家庭情况都由有关的拆迁办人员测量登记完成,只待后期的款项落实。
由于此村三面环山,所以在拆迁的前期就已经做好了各方封山锁路的措施。
在不让所有的、任何人由此村进入山岭的同时,也杜绝了由通山的山路出岭而经由此村,以求防微杜渐可能有人险象环生的滋扰阻碍。
此乃体恤民生,乃至关乎国家大计,让本心授意的这位少女百忙之中,千里迢迢地远程南下来到此处。
她已经停在车旁张望了好久,虽然还是观望不到什么极目远眺的村中的方方面面,但由此时村中有条不紊的施工现场来判断,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