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丰厚的利益。
说实话,李逸帆其实并不像舍近求远,毕竟澳洲那地方,规矩多,而且对外来投资者的背景,调查的也多。
尤其是对于华国来的投资者,那帮澳洲鳖孙,更是极其的谨慎,总是喜欢带着有色眼镜来看人,审批满,卡口多,而且澳洲的这帮工人可是大爷,动不动就喜欢给你来个罢工,要么就是要求加薪什么的。
所以李逸帆在心里是不喜欢这帮澳洲佬,而且也不愿意到澳洲来搞这个企业的。
想搞焦炭,在国内搞多划算?
人工成本低,资源也足够丰富,而且最关键的是根本就不用考虑什么环境污染的问题。
只可惜,在国内搞企业,还有一点你要考虑到,那就是政治成本,国内的大多数焦炭企业,都是位于晋西的。
这晋西本地的商业势力可是相当保守,极度排外的,而且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私人企业,如果想要进入焦炭行业的话,你还要面临很大的政治风险。
因为国家发财委朝令夕改,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而且在今后的十年,将是最喜欢与民争利的时代。
经常是看着某给产业红火的令人眼馋的时候,干脆就一纸政令下来,把这个产业直接给你划归国有,你能咋地?
就比如这晋西的卖炭产业,想当年国家煤炭产业不景气的时候,国家就撂挑子,把这些产业全多甩给私人经营,让私人来扛着。
可是当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好转了,煤炭行业开始变得越发的暴利的时候,国家这边立马就翻脸,私人煤老板们还没过上几天好日子,人家一纸政令就又下来了,晋西的煤炭变成了国家资源,要全部收归国有来经营。。。
而焦炭行业也是如此,这年头在国产焦炭供大于求,大家都是低价竞争,无利可图的年代,国家根本理都不理你,只管收税。
可是等到过几年之后,国家的钢铁大潮到来之际,又是发财委的一纸政令,将所有私营的焦炭产业,全部收归国有,这个盘子只允许国家和那些世家子弟来玩,至于你们这帮普通老百姓,站在边上看看就行了。
可怜了那些焦炭行业的私人老板,刚刚受的云开见月明没今天,大家刚刚过了几天舒心的日子,这辛辛苦苦盯着的企业,就特么的被国家给收走了。。。
最后只得到了几百万,或者几千万的回购费用,可是这些钱和他们的焦炭企业所能够产生的利润比起来,又能算得了什么?
国内的商业环境,恶化至此,李逸帆也是无话可说,所以他是绝对不敢在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