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完的物品都选择出售给了一些四处走动的商人。赚取钱财后再向种地的人买粮。
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积极性,种地的人土地多了上缴完赋税。
还有许多余量能售卖赚钱,积极性自然提高。
加上修炼功法,体质强健,以前几个人的活现在一个人轻松做完。
而手艺人则专心钻研自己的手艺,以求制作更加精美的物品赚取更多的钱。
虽然因为其它地方艺人还很少。
不管物品精不精美都能卖出去,但是精美的能售卖更多的钱财。
再加上互相攀比,别人制作的比你的好,那你面子上也有点不好看不是,
于是都积极的尝试改良自己的技艺。
这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
农夫种地想多种点粮卖钱,努力提高效率。
手艺人想提升技艺赚钱,努力钻研技艺。
各司其职,形成一个完美的循环。
他们以略高于成本的价格购下,然后运送到其它的地方再以高价出售。
靠着苦竹村的口碑狠狠的赚取了大量的钱财。
随着人流量的增大,姜玄也对苦竹村进行了规划。
原本村庄所在地在大家同心协力以及姜玄的安排下,
房屋不再杂乱无章的分布在各处。
而是在道路两旁,一排排的规划建设,
总共两层,二层主人,一层开店,自己不开也可以租给外地人开。
人口多的人家则在店铺后面再建造自己的房屋。
规划后的村庄,空出了许多的地方,有的地方卖给了外地来苦竹村定居的人。
而匠做作坊则再距离村庄半刻钟的地方。
那里原来是一片未开发的森林灌木地带,
姜玄带着村民们选址规划好后,有意向的自己建造自己的作坊。
又挖了一条引水渠连通村庄的引水渠。用水问题就解决了。
而村庄周围四通八达的道路,再也不是原来一到雨季就泥泞不堪的土路。
而是变成了平整的水泥路。
虽然不是很平滑,到处都是拇指大小的坑洼。
但是对车马通行完全没影响。
至于这些坑洼则是水泥工艺问题了。
姜玄用石灰石,矿石,铁渣,沙子,黏土等材料粗略制作出了水泥。
由于工艺问题,不能完全把粗制水泥打碎成粉末,只是粉末加颗粒的粗制水泥。
故此打造的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