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最终在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途中,李密如期而败了——其实按理说,李密的失败真的是历史的必然,因为哪怕是在各路农民军当中,李密也算是相对来说坐吃山空的那个了,因为得到了洛口仓让他一下子膨胀了十几倍的势力,也因为得到了洛口仓让他扩军无度,又短视地只知军备不顾生产,坐吃山空。
就算鸣凤元年这一年,王世充没出手干掉李密,只要相持下去,一年,两年之后,李密总有完蛋的一天,因为他的占领区已经是千里无人烟,只剩下军队和军属,完全看不到可持续发展力了,洛口仓的存粮吃完的那一天,就是李密自行灭亡的那一天
。
相比之下,河北的窦建德虽然也是农民军,但是窦建德发的横财没有李密多,本人又知道一点民间疾苦,好歹知道略微恢复一些生产,所以逼格和李密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上的。
不过王世充胜利归胜利,连番血战之下,自身军队实力还是颇受损失的,战死的和残废的加起来,足足折损了两万多河洛精兵,才算把李密这块硬骨头啃掉。虽然吸纳了不少李密崩溃后的残兵进来,但是短时间内并没有办法快速形成战斗力。从地盘上来看,偃师之战后王世充可以控制的直系领土足足扩大了一倍不止,然而这也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这些地盘都是祸害得不轻,几年之内都没法提供税赋和兵源徭役产出的。
大隋朝没有灭亡之前,天下有117郡。再算上府兵的“镇”,郡和镇这一级行政、军区单位加起来,总数有200个上下,而李密全盛时候,占据的土地号称郡、镇三十余处,也就是说地盘相当于整个汉人天下的六分之一左右,王世充要是朕可以吞下李密的全部地盘的话,好歹也能够算是三分天下有其一了——剩下的三分之二里头,萧铣独占三分之一,李渊和窦建德加起来算三分之一。
不过,偃师之战李密虽然大败,主力溃散,手下州郡纷纷失去控制,这也不代表这些地盘会快速落入王世充手里。王世充紧赶慢赶,血战之后撵着李密穷追圈地,也不过掠取了十几个郡的土地。李密留下的地盘遗产里头,起码还有一半被别的军阀捡漏了。
萧铣在这里面,算是占便宜最少的,秦琼和陈棱以求稳为主,只是把徐州以西、济阴郡以东的几个郡原李密军的地盘,在李密崩溃后摧枯拉朽地接收了过来。而李密在荆北方向、秦楚之间的十个郡土地,则被刚刚熬死了薛举、在关中定鼎了局面的李渊捡了便宜。
众所周知,秦之四塞当中,秦楚之间的那道要害便是武关,从秦地出了武关,便是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