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十三节 晋商(2 / 4)

江山美人志 瑞根 2973 字 2021-06-16

一种下意识的提防吧。

极目远眺,天边有些隐隐约约的山影,晋的地势有些特殊,除了沿着西部商道这一线还算得是一片完整平地外,被这条商道割裂成南北两片的南片几乎都是丘陵和平地间或夹杂的破碎地形而北片情况也大体相同,除了在与龙泉相邻地区像是开了一道豁口似的有一大片平地外,其他部分也都是浅丘和坝子混杂的地形。

但这看似破碎零乱土地虽然并不肥沃,但却蕴藏这帝国最富饶的煤矿资源,整个晋府十四镇,几乎镇镇都产煤,不但煤质好,而且易于开采,加之扇江从晋府城外流过蜿蜒进入州,这里就成为了帝国最大的煤产地,也是帝都最大的燃料供应地。

晋煤商的富奢与扬州的盐商和帝都的金融商人并称帝国三大富庶商人群体,由此可见晋煤矿主们的富裕程度,煤矿就如同黑色金子,足以让人一夜暴富,而累积几代便更是可以成为整个帝国也排得上号的富人。这些煤矿主们在家致富后大多选择了帝都作为置产兴家的所在,而帝都的达官贵人们也都眼红晋资源的丰富,纷纷凭借各种权势手段向晋渗透,几百年来,不少原本出身帝都的贵族家族势力也都慢慢浸入了晋,加上晋的本土煤商势力向帝都渗透,两相结合,晋与帝都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甚至远远过了晋与河朔郡包括府河间府在内的其他府之间的联系,而晋城守一职更是牵动帝都许多人的神经,每一次晋主要官员的调整上总会在帝国官场上引起不大不小的风波,也成为了帝国官场变化的一个晴雨表。

但这一切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在经历了太平教风波之后,晋的煤商势力大受打击,几乎所有煤商大户们都不得不逃离躲入帝都避祸,而太平军一掌握了晋控制权,便将这些煤矿收归太平教所有,但由于大量熟练工人的逃离以及加入了太平军,加上煤矿主的避祸远走,绝大部分煤矿事实上处于停顿状态,而煤矿的销路也随之断,晋一下子就成为了一个鸡肋。没有了销路,这煤矿几乎就毫无价值,煤炭也就和泥巴石头没有太大区别,缺乏经济头脑的太平教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除了战斗和野蛮掠夺外并不会用其他办法来弥补经济上的捉襟见肘,偌大一个资源丰富的晋府在他们手竟然无法从获得多少资金支持。

太平教的崩溃似乎又为晋煤商势力的卷土重来带来一线希望,帝国大军重新恢复了对晋的控制似乎预兆了这一点,大批潜逃到帝都的煤商们又纷纷回到了家乡,煤矿开始6续复工。但是现实往往并非像想象的那么美好,随着帝国央控制的军队大规模扩编,而帝国央财政明显无法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