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布了一套效仿天朝的皇室制度,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高丽人开始学习中原文化,并乐此不疲。
天朝素来就被称为‘礼仪之邦’,然而高丽国在礼仪制度上却比天朝更加严谨和细微,自从十五世纪中叶儒家思想流入高丽国后,该国的达官贵人开始纷纷效仿天朝人士,学起来儒家思想。
虽然儒家讲究的是中庸之道,但高丽人似乎把它的另外一个释义发挥得淋漓尽致——那就是阶级。
社会地位间的阶级、前后辈之间的阶级、长辈和晚辈之间的阶级、岁数差别上的阶级等等。
而在娱乐圈中,这样的阶级制度似乎尤为盛行,也更加可怕。
全孝盛只是一个出道失败的练习生,况且她现在连练习生都算不上,按理说李怀宇完全可以不理睬这件事,毕竟他和对方无亲无故,但不知为何,当杨皓天说起曾经的五少女时,他忽然想起了朴仁静。
对于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小姑娘来说,这种坚持不懈为梦想努力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就像他当初说的一样,如果能帮上忙,他就绝对不会袖手旁观,因为他的一句话甚至一个念头就能左右一个人的前途,这虽然是一种权利却更是一种责任,他只是希望不要再出现第二个朴仁静了。
除了儒家思想外,高丽人在中原人身上还学到了一样东西,并且将其发扬光大,那就是酒桌文化。
闲着没事和朋友同事小酌几杯、旧友重逢同学聚会小酌几杯、升职升迁遇上好事小酌几杯...当然了,如果你有求于人,那么选择在酒桌上详谈,成功率肯定会高上不少。
从这一点来看,全孝盛很聪明,她并没有选择时下流行的咖啡馆,而是把见面地点放在了一家连包厢内都飘荡着厨房油烟味的小型烤肉店内——至少李怀宇很喜欢这样的坏境。
李怀宇推开包厢的门后,顿时愣住了。
眼前这个身高比李智贤尚且矮上几分的女孩儿应该就是全孝盛,让他感到奇怪的并不是全孝盛的长相或者其他,而是一种熟悉感,自己以前肯定见过她!
李怀宇的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个念头,却始终找不到关于全孝盛的任何记忆。
全孝盛虽然也是一愣,但还是很有礼貌地弯腰打起了招呼:“李先生,我是全孝盛。”
李怀宇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全孝盛,眼光灼灼,就像是在打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一样,半响过后才道:“我们是不是见过面”
“是的,李先生。”
“哦什么时候,在哪”
“李先生还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