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帝气恼的,不是买卖爵位,是不该把太子推出来顶包。
计划书上面的太子印玺,实在过于显眼。
弄清楚这一点后,贾珠就有了思路:“启禀陛下,南城居住改善计划,是我万年县全体同仁共同努力的成果。
太子殿下为此废寝忘食,付出了无数心血。
微臣以为,一旦功成,殿下当居首功。”
“胡闹!”
景泰帝斥责一声,脸色却舒缓下来。
走到旁边坐下,继续翻看奏本:“二十一万贯铜钱就把你收买了?自己都没爵位,还帮别人谋算爵位,亏你想得出来。”
“若是金银珠玉,哪怕再多一倍,微臣都不会放在眼里。”
贾珠的半边屁股也落在软凳上:“但铜钱不一样。”
景泰帝轻声问:“怎么个不一样法,说说?”
“去年推行广告衫时,为了给百姓多一套换洗衣服,我们没有直接买成衣,而是购买麻线麻布,再召集坊中民妇缝制衣服。”
“为了支付民妇的工钱,万年县县城崔颢掏空了家底,才凑齐足够的铜钱。”
“一角银子,都价值几十上百文,而百姓生活每一文钱都要锱铢必较,与百姓打交道的时候,金银远没有铜钱好用。”
“后来薛家送来二十一万贯铜钱时,微臣就很没出息的起了贪念。”
贾珠不好意思的垂下头,补充道:“陛下赎罪,是微臣眼界浅了。”
旁边的艾洛璃和云栖都暗竖大拇指。
看似在自我批评,实则表功请赏。
手段不差,值得交好!
“二十万贯能惠及八千户,若是万年县有两百万贯,今年是否能让八万户百姓安局?”景泰帝提出新思路。
抄了那么多的家族,国库和内库都盆满钵满。
主打的就是不差钱儿!
京城乃首善之地,城南百姓竟然穷得全家就一套衣服,丢的是谁的脸面?
太子彻每旬都会回皇宫,经常将自己的见闻告知父皇和母后。
景泰帝刚得知真相时,感觉难以置信。
毕竟,朝臣天天吹捧盛世。
地方官员又总是报喜不报忧。
景泰帝最初还以为是崔颢和贾珠安排的戏码,目的是让太子懂得民生多艰的道理。
出于好奇,让百骑司调查了一番。
看到调查结果后,景泰帝在御书房独自坐了一夜,没有翻任何一位宫妃的牌子。
八千户不过是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