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家三代人都是国朝财相,功劳苦劳都占全了,底气足胆子大,要太上皇给个说法。
再接着,景泰帝走进大明宫给太上皇请安。
最后,贾珠成为万年县令,崔颢任万年县丞。
“主薄呢?县尉呢?”
贾珠不想打听太上皇和景泰帝的斗法过程,好处已拿到手,其余的都不重要。
新官上任,首先要统一管理层的意见。
敲打也好,拉拢也罢,齐心协力办事儿才能出成绩。
县衙四巨头:县令、县丞、主薄、县尉,排除崔颢,还有另外两人没有到场。
“下马威?”贾珠心里有些不痛快,“看来,县衙里有坏人呐!”
崔颢来的早,他知道的情况更多:“刘主薄今年考评上上等,升任徐州别驾,已经赶去上任。马县尉调去了长安县,算是升了半级。”
“合着,一个老人都没给我们留?”
贾珠都快被气笑了。
万年县底子再差,也是三大京县之一,治下有三十多万百姓。
现在,福祉祸患都牵在二十郎当岁的贾珠和崔颢身上。
手握大权,无人干涉,确实爽。
但是,掌权需要一个过程。
没有辅官从旁协助,想弄清治下的情况,需要花费十倍百倍的精力和时间。
林如海空降为扬州巡盐御史时的困境,此时此刻也摆在贾珠面前。
“你听到什么风声没有?主薄和县尉,是让我们自己提拔举荐,还是等着吏部空降?”贾珠端着茶水猛灌三杯,偏头看向崔颢。
“县主薄是空降的,也是今天到任,听说很年轻,暂时还不清楚是哪家的子弟。”
崔颢也面露愁容,唉声叹气:“县尉可以由我们举荐。老头子暗示过了,让我们放手去干,尽快做出成绩,才能坐稳位子。”
好嘛!
县衙四巨头,有三个勋贵世家子弟,还都是初出茅庐的愣头青。
被这样的班底管理着,万年县治下的百姓,何其无辜?
“陛下——威武!”
贾珠憋了半天,才吐出四个字。
简直胡闹!
荒唐!
偌大的万年县,交给几人折腾,就不怕弄出烂摊子来不好收拾?
“别想这些有的没的,新官上任先烧三把火立立威,琢磨琢磨这火该烧在哪里。”
崔颢从怀里掏出几片牛肉塞进嘴里,含糊道:“底下的小吏惯会阳奉阴违,不竖起威严,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