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
可是走出翰林院后,就要真正进入官场厮杀,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终究不如熬二十年混成侍郎稳妥。
内阁才几个位子?
贾家的底蕴,不足以扶持出一位阁臣来,贾珠想冲击内阁阁臣,要靠自身的努力,难!难!难!
“珠哥儿真的想好了?”
半晌之后,贾母才开口。
贾珠察觉到她话语中的动摇,忙答道:“我今年二十有一,只要不犯大错,哪怕积功升迁,九年抬升一级,最多三轮考评,也能有机会成为六部的侍郎。
五十岁前进入中枢,过程中还能一直掌控实权,比在翰林院中混日子强得多。”
“朝堂上一个萝卜一个坑,哪有那么简单。”
贾母轻轻摇头,再次拍打贾珠的手臂:“你王家的舅舅,为谋求三品上的武职,筹算了十几年无果,最后还是我贾氏让出了京营节度使的位置,他才得偿所愿——罢了罢了,路在你脚下,你自拿主意吧。”
旁边的贾政张了张嘴想再劝,却被贾母一个凌厉的眼神逼退,讷讷不敢言语。
“珠哥儿既然想走文官晋升的路子,日后多跟你敏姑姑和林姑父亲近些。”
贾赦复又开口提醒:“林家经营士大夫圈子数十年,资源和人脉底蕴深厚。混迹朝堂,脸皮要厚,借力腾风起,不丢人。”
这是来自过来人的提点,属实是金玉良言。
贾珠恭敬的行礼感谢。
“走出翰林院后,首次当权,目标应该定在京郊八县。五品上的翰林学士,图谋五品下的京郊县令的官位,虽有难度,但府里能助力三分,拿下一县问题不大。”
贾赦开了口,贾母都屏气凝神倾听。
他是荣府的袭爵人,年少时经过两代老国公的亲自教导,眼界和格局远超在座的众人。
虽然被先太子牵累,从而一蹶不振荒唐度日。
但沉沦女色的三年,并没有彻底废掉贾赦。
他能振作起来,替亲侄儿谋划,贾母乐见其成。
“东南西北,你选定了哪个方向?”贾赦目光灼灼的看着贾珠,有意考教。
贾珠肃声答道:“原本选定了东方,临蓝县。与京县蓝田相邻,又紧靠京城的八水体系,可以繁荣商贸,又能大力发展农桑,很容易做出成绩。”
贾赦不置可否,追问道:“现在改了主意?最终选定了哪个县?”
“说不好。”
贾珠的表情有些古怪,喃喃道:“我可能要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