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推行变法的决心有多大。
“听说了嘛?今科起,会试取三百名进士,排名前一百的再入章台宫殿答。”
“以后没有进士、同进士、赐同进士出身的说法,而是分成三榜。一甲前三是头榜进士,前百是二榜进士,其余的是三榜进士,高中后都有进士功名。”
“换汤不换药。同样是进士,三榜的能跟头榜和二榜的比?头榜的入翰林院编书,二榜的能直接授予官职,三榜就熬着等空缺吧。”
“进士扩招到三百,你我高中的机会更大。今科本以为又是陪跑,现在多出近百名额,也有名列金榜的机会。”
时辰未到,贡院的大门还未打开,士子考生三五成群凑在一起小声议论。
贾珠听过几耳朵,就闭目养神。
“吉时已到——”
“开圣贤门——”
“士子进考场——”
随着礼部小吏的齐声高呼,秋闱会试正式开始。
经过一番细致的检查后,考生领着号牌进场,乌泱泱的人群散入一个个分割开来的小包间中。
头缠红巾的吏员抬着屏风,在考场中慢行。
屏风上是今科的考题。
等到策论题目出现时,考场中传出此起彼伏的低声惊呼。
“何以富民?”
“何以富国?”
两道策论题目,加起来八个字。
景泰帝向新科士子们问策,就差把‘朕要变法’直接写出来了。
“稳住,不要浪。”
贾珠打起腹稿,心里不停的劝诫自己。
变法,动的是朝官和勋贵的利益。
不一定对国朝有益,对文武大臣等既得利益者绝对有弊。
会试的阅卷者是官员,殿试才是景泰帝的主场。
如果猜度圣意,真按照变法的思路挥毫撒墨,必将无缘殿试。
但一味的书写守旧言论,谈君子耻于言利,也不成。
其中的分寸,需要好好拿捏。
贾珠能清楚的听到隔壁胖子兄低沉的叹息。
“支持变法得罪主考,尊祖宗遗训反对变法又难以高中,这可咋整?”胖子兄小声嘀咕。
贡院中四处都在倒吸凉气。
“禁止喧哗,违者轰出考场,剥夺功名——”
吏员敲着铜锣,四处游走。
三天很快过去,本届士子走出贡院后,都摆着一副臭脸,互相拱手辞别。
“今科的题目很难?”
马车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