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十九章渔港码头的生存之道(1 / 2)

“怎么样了?”

“差不多三分之二吧。”

苏三叔忙碌一片,即便是在回话,手上的动作也没有停下,头更是不回,需要特别注意秤上的重量:“5框…168斤没错吧?”

“没错!”鱼贩子也盯着秤呢,也是小鱼贩,自己不记录,心里有数等下再对照一遍即可。

“15框了,还要吗?”苏三婶负责搬鱼上秤,也不介意鱼贩子多拿一些,毕竟捕到的巴浪鱼不少。

一框三十多斤,人家已经秤走了15框,不少了。

“再多3框吧。”

“好!”

……

……

其实很多鱼贩,都不是现挑现秤的,更多的是先挑再等着上秤,也只有感觉不多,临时补多几框,或是减少几框。

码头上的空间大,足够容下很多鱼贩挑鱼,然后搬到一边等待上秤。

其中还有一个好处,便是在等待的过程中,冰融化掉,可以少点斤两!

终究是急冻的鱼,渔船上也不可能在临近渔港时,将鱼获从冰库里搬出来先解冻,要解冻也是搬上码头的事情。

幸好是在南方,沿海也一向都很炎热。

不可能完全解冻,鱼框里肯定有残留的冰,乃至于冻水。

这些都不要紧,最后再减去一些重量即可。

根本就无法精准,或是渔船吃亏一点,或是鱼贩吃亏一些。

他们不是小渔船,而是大渔船,交易的规则就是如此,没有什么好说的,船主和鱼贩都很清楚这些。

“都是一口价5元!”

苏三叔也借机,低声说一下价格:“很新鲜,大家也都不是傻子,有这个价值。”

“嗯!”

苏向东轻轻的点了一下头,再看看现场的情况,有些忙不过来,可也不至于手忙脚乱,三叔和三婶来处理没有问题:“我们去把老鼠鱼处理掉。”

“好!”苏三叔没有拒绝,东方已经能看到霞光,眼看着天就快亮,分头处理才是最好的。

于是!

巴浪鱼全部交给苏三叔和苏三婶处理。

苏向东则是带着堂弟去处理老鼠鱼,数量也不少呢,不低于15吨,超过3万斤之多,虽然他们这边的渔港码头可以消化掉,可不早一点,有些批发回去零售的小鱼贩就要走人了,到时候可别真处理得剩一些,要卖给那些有冻库的大批发商,可就没有那么高的价格了。

本土的大批发商,乃至规模小上一些,都在渔港港头周边建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