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被寺中一老僧瞧不起,反复打听名姓,惹他颇烦,逐提笔留诗,昭昭大志。
同样帝王身份写诗。
他的眼界见识,只在个人荣辱。
只因刚大战胜出,正值志得意满,偏是被一无名老僧不识抬举,于是写下了自认水平超然的帝王诗表达雄心壮志。
如今再回想当初心态。
格局器量,何其偏颇狭隘,远不如人也。
夫妻两相视摇头。
眼中折服之意溢于言表。
不愧是位能够统御十四万万数臣民的未来帝王。
仅凭一首诗,便已经让他们生出无可胜出之心。
朱元璋将两手指关节扳得‘咔吧’乱响不停。
他叹道:
“妹子,如今看来,咱的确是有些小心眼子了,小觑了这个神秘穿越者,更加有些,错怪了人家一番良苦用心,别人三篇日记中所提及种种,无一不是打定主意想帮咱,偏偏咱却还……”
“唉!咱这个大明屠夫皇帝,看来后世史书所记载之名声不甚美好呐……”
马皇后安抚道:
“重八,切莫太过自责,你我和那人身份立场不同,有所忌惮,谨慎一些,本就应有之事……”
朱元璋笑笑,“妹子,咱晓得了!”
六百多年后那位统御十四万万数臣民的未来帝王,人家诗句中压根提也未提过他这个明太祖半个字眼儿。
由此可见。
他这个大明开国皇帝。
文治武功方面,在后世人眼中评价,真是远不如诗中那几位同行。
好胜心何等强烈的朱元璋。
哪儿受得了这等遭人无视的冷遇。
咱的大明。
后世人眼中之评价。
雄迈不如秦汉?
万国来朝之盛世华彩不如盛唐?
便是那始终未能天下大一统的弱鸡怂宋,咱居然也会不如?
还有那‘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元祖,咱居然也同样是,不如人么?
朱元璋心头十万个不服气呐。
偏偏那首帝王诗,又是六百多年后那一位,能够统御十四万万臣民的未来帝王所写就。
他不服,又怎样?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