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林一凡又给几位摊主发了几条消息,内容是只目前允许线下销售,不能以快递等线上形式销售,一旦发现就会断了供货。后面还具体和各个摊主商量了每天的供应量和优惠力度,顺便拉了个群。
对于不能线上售卖的规定各个摊主虽然疑惑但也没什么,毕竟自己卖了几十年的鸡也都是线下,小镇里也没有几个人有外卖点活鸡的习惯,再说这么大点地方,干外卖都估计活不起。
群公告里内容如下:
1.禁止任何形式的线上售卖,一旦发现立即取消这种土鸡的进货权,并进行法律追究,后面会签署合同。
2.严禁涨价超过30每斤,一旦发现如上条规定同等处理。
3.目前只允许在本镇范围售卖。(暂不解释)
3.优惠力度如下:
每次进货达五十只可按每斤19计算
每次进货达一百只可按每斤18计算
每次进货达三百只可按每斤17计算
每次进货达一千只可按每斤16计算
超过一千只依旧按每斤16计算,但每50只送一只
对于这几条规定,群里炸开了锅,另外两条毕竟说过,但对于第三第四条基本都很上心,虽然不知道第三条是为什么,向外打开销路的好事情为什么限制住,但是看着暂不解释的四个字也没怎么追问。
但是第4条,几个人倒是讨论的热火朝天,毕竟一次买的多的话,几乎可以说已经能拿到售价一半的利润了,虽然一次买一千只,在这个小镇子里卖有些不现实,但是诚意毕竟已经给了,憧憬一下也不是不可以。
还有一两个摊主发私信旁敲侧击的打听林一凡上面的经销商是谁,但都被林一凡以无可奉告打发了,毕竟谁都不是傻子,这谁能跟你说,更别说林一凡头上的经销商本就没什么好说的。
接下来的一个月,就是隔几天给快卖完的摊主送去新的土鸡,空间里面的鸡窝也又移了几个过去,以青龙区恐怖的时间流速能力,基本可以实现每天出栏几百只,维持住了日常供应
由于镇子毕竟对鸡的总体数量需求有限,所以一个摊主一次性往往进不到几百只,经常会几个摊主让一人来进货,林一凡也配合的对这个小把戏也视若无睹,刚开始合作,也要让别人多得些甜头。
林一凡在公路附近租了亩大田,在上面简单盖了一个大棚,用来放已经可以出栏的土鸡,毕竟空间里可容不下这么多。
但是没有浇上水泥之类的,毕竟现在还不是自家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