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十一章 两军对阵(2)——缠斗虎牢关(5 / 16)

饵,诱使夏军出营。然后,再来一个请君入瓮,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众所周知,李世民打起仗来不要命,身为三军统帅、大唐秦王的他,经常一马当先,身先士卒。这种颇有些极端的个人英雄主义,数次让他与死神擦肩而过;慈涧遭遇战,洛阳城下的激战,北邙之战,青城宫之战,便能说明一切。

说起来,李世民的胆子可够大的。这么艰巨的诱敌任务,他竟然只和尉迟敬德两个人,带领四名骑兵,前往夏军大营前挑战。尉迟敬德的实力,是有目共睹的。他是唐军中数一数二的猛将,武艺高强,勇冠三军。

当初,唐军攻打洛阳期间,北邙之战,王世充麾下第一骁将单雄信,曾经直逼李世民,差一点要了李世民的性命。关键时刻,还是尉迟敬德挺身而出,策马持槊,一槊将单雄信刺于马下,于乱军之中,救了李世民一命。所以,李世民对于尉迟敬德的能力,是相当肯定的。临出发前,李世民豪情万丈,对尉迟敬德说了这样一番话:

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 (《资治通鉴》)

这句话是说,李世民告诉尉迟敬德,咱俩一道出去,寡人手持弓箭,将军手执长枪,在后紧紧跟随,驰骋千军万马之中,纵使敌军有百万之众,能奈我何!言外之意就是,此次诱敌,定能马到成功。

可是,即使李世民再怎么豪气干云,尉迟敬德再怎么勇猛,仅带四名骑兵,就敢于去袭扰夏营。说出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弄不好,非但无法诱敌成功,甚至还会丢了性命。谁也不会想到,李世民竟然成功了。

四名玄甲军骑兵,在李世民、尉迟敬德的带领下,渐渐逼近夏军大营。行军路上,李世民一边走,一边对尉迟敬德说:“贼见我而还,上策也。”意思是说,就凭这六个人,要给窦建德一个厉害瞧瞧。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距离窦建德大营只有三里的地方,李世民、尉迟敬德一行,与夏军的一队游动哨,狭路相逢。本来,这队夏军游哨,看到对面的唐军,人数极少。况且,他们并没有见过李世民的真面目。所以,夏军误以为李世民、尉迟敬德一行人,只是一支普通的唐军斥候,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万万没想到,李世民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倒是一点没有自持身份,竟然主动亮明自己的身份,朝着对面的夏军游哨,干脆利落,一声响亮的断喝:“我秦王也。”直截了当地告诉夏军,我就是李家二郎,大唐的秦王,此次东征洛阳的唐军统帅,有本事尽管放马过来。

说罢,没等夏军反应过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