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七章 太原失陷(2)——齐王失城(2 / 13)

来,突厥还想操纵中原局势,将中原地区的一些割据势力,变成自己的附庸。

前文提到过,李渊晋阳起兵之时,为了稳住突厥,不希望突厥趁自己进军关中,袭击太原。因此,正式起兵之前,李渊委派刘文静,出使突厥,卑辞厚礼,不惜以一种屈辱的姿态,换取突厥方面保持中立:

欲大举义兵,远迎主上,复与突厥和亲,如开皇之时。若能与我俱南,愿勿侵暴百姓;若但和亲,坐受宝货,亦唯可汗所择。 (《资治通鉴》)

然而,李渊称帝之后,唐朝与突厥的关系,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唐高祖不是傻子,他当然明白,突厥所有的举动,都是希望唐朝成为突厥的傀儡。为了不让突厥的阴谋得逞,唐朝建立之后,便开始了统一天下的进程。在建国的头两年,李唐王朝先后消灭了陇西薛氏、河西李轨两大割据势力,实现了对西北地区的统一。

李唐统一西北,无疑是给了突厥兜头一锤,深深触碰到了突厥的既得利益。因为无论是薛举,还是李轨,西北地区的割据势力,都与突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李轨麾下就拥有一支西突厥骑兵。

唐朝连续消灭了陇西薛氏、河西李轨两大政权,一举囊括西北,摆明了,是在和突厥叫板,将突厥的势力,从西北地区驱逐出去。对于唐朝这种强硬的举动,突厥也不是吃素的,它也要采取相应措施,遏制唐朝统一战争的推进。如何遏制呢?突厥人想到了一个办法,总结起来,四个字:以汉制汉。

所谓“以汉制汉”,简单来说,就是突厥在唐朝周边地区,扶植多个割据势力,借助这些割据势力,压制李唐。当时,突厥主要扶植了两大割据政权,它们分别是:山西刘武周、朔方梁师都。

大业十三年(617年)二月,隋朝的朔方鹰扬郎将梁师都,发动兵变,杀害了郡丞唐世宗,占据朔方郡,自称大丞相,北结突厥。随后,梁师都攻陷了雕阴、弘化、延安等郡,占据了今天陕北延安的部分地带。

梁师都占据延安后,自立为帝,国号梁,改元“永隆”。不久,突厥始毕可汗也承认了梁师都的合法地位,赐予他“狼头纛”大旗,册封为“大度毘伽可汗”,又称作“解事天子”。从此,梁师都便成为了突厥所扶植的一个傀儡政权。

突厥在山西扶植刘武周,在朔方扶植梁师都,等于是在唐朝的东、北两个方向,布下了两颗钉子。刘武周、梁师都,是突厥牵制唐朝的两颗棋子,突厥不断怂恿他们,向唐朝发起进攻。

比如,武德二年(619年)二月,始毕可汗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