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章 平定薛秦(2)——毕其功于一役(5 / 19)

看到麾下将领的纷纷请缨,李世民没有头脑发热,意气用事,而是依旧按照原来的方略,坚守不出。不过,为了安抚情绪亢奋的诸将,李世民冷静地向他们分析敌我双方的军情,向众将阐述出,自己为什么坚守不出的原因:

我军新败,士气沮丧,贼恃胜而骄,有轻我心,宜闭垒以待之。彼骄我奋,可一战而克也。 (《资治通鉴》)

这番对敌我双方军情的分析,还是非常到位的。在李世民看来,自从“浅水原之战”后,薛仁杲不免产生骄狂之心,对唐军自然产生了轻敌心理。而唐军刚刚新败,士气正是沮丧之时,此时与西秦决战,胜算并不大。不妨可以利用薛仁杲的轻敌之心,消耗西秦军的锐气。等到西秦军队士卒疲惫,再发起总攻,一战便能克成大业。

在这种态势下,李世民是不可能主动出营作战,而是继续采取疲敌之计。由于汲取了上次的战败的教训,这一次,李世民对于军令的执行,规定更是非常严格。出于对敌作战的考虑,李世民在坚守大营期间,给全军将士下了一道严厉的军令——“敢言战者斩!”这无疑向全军上下释放了一个信号:不得擅自出击。

上一次的“浅水原之战”,正是由于刘文静、殷开山擅自出击,才致使唐军大败。所以,这一次,唐军诸将学乖了。在李世民下达军令之后,各部都严格遵行秦王教令,绝不擅自违背军令。

稳定好唐军内部,使得唐军各部统一指挥后,李世民正式实施他的疲敌战术,与薛仁杲打起了持久战。要说起来,李世民还真沉得住气,薛仁杲多次挑衅,他都不骄不躁,沉着冷静,坚守不出。根据《旧唐书·太宗本纪》记载:

太宗又为元帅以击仁杲,相持于折墌城,深沟高垒者六十余日。贼众十余万,兵锋甚锐,数来挑战,太宗按甲以挫之。

无论是秦王李世民,还是唐军众将,他们都明白,现在和西秦军比拼的就是耐心,谁能撑到最后,谁就是最后的胜者。李世民非常清楚,薛仁杲打不起消耗战,他想要迫切地速战速决。正因如此,李世民才充分利用这一点,扬长避短,采取坚壁清野,养精蓄锐的战术,和西秦开始拉锯战。

就这样,在李世民的部署下,唐军主力与十万西秦大军,开始在高墌互相对峙起来。并且,唐军在高墌外围深沟高垒,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严阵以待。在此期间,薛仁杲多次派兵前来袭扰,以期引诱唐军出战。

然而,对于薛仁杲的多次挑战,李世民还是奉行先前的战术,坚守不出,以防御为主。面对西秦军来袭,只是将其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