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此时对于东都洛阳已经彻底放弃了,但是隋炀帝还想做垂死挣扎。因此,隋炀帝派出了自己的心腹爱将王世充,前往救援东都洛阳。
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也就是李渊晋阳起兵的同年同月,隋炀帝派遣江都通守王世充,率领五万江淮子弟兵,驰援东都洛阳。不仅如此,隋炀帝又向东都增派了好几路援军,向洛阳进发,共同讨伐李密。
李密刚刚扭转了战场态势,王世充的五万江淮兵马,随即赶来,而隋朝多路援军,也接踵而至。所以,李密现在真的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军事困境。他不仅要面对洛阳城内的隋朝守军,更要直面从江都而来的王世充大军。
果然,王世充刚到洛阳,就给了李密一个下马威。王世充率领五万大军,赶到洛阳,夜渡洛水,在黑石安营扎寨,立即对李密的瓦岗军发动猛攻。李密迎战受挫,瓦岗军大败。混战之中,李密最倚重的谋士柴孝和,溺水身亡。
李密不愧是李密,他并没有被暂时的失败吓倒。于是,李密率领精骑,向南渡过洛水,其余部众则向东前往月城。王世充以为瓦岗军已经溃败,率领部众,追击月城的瓦岗军。没想到,李密突然从洛水南岸,率军直插王世充的黑石大营。王世充得知主营被围,急忙回撤。李密率军与之交锋,斩首三千余级,王世充大败。
自从经历了洛水之败,王世充用兵开始变得谨慎。他在洛口仓以西安营扎寨,坚守壁垒,与李密的瓦岗军相持了一百多天,双方进行了大小六十多场战斗,互有胜负。在此期间,不少农民起义军的领袖,纷纷归附李密。李密的实力又进一步得到了壮大。同样,王世充也在等待时机,想和李密再打一场大仗。
义宁二年(618年)正月,王世充出兵袭击仓城,却遭到了李密的反击,王世充战败。没有办法,王世充决定孤注一掷,将大本营挪到了洛口仓以北。并在洛水上搭建浮桥,派出了全部精锐兵马,渡过洛水,进攻瓦岗军。
王世充的军队刚一渡河,就与瓦岗军厮杀在一起。李密率领一千多兵马,抵抗王世充的进攻。刚开始,李密不敌王世充的猛烈攻势,下令部队后撤。看到李密后撤,王世充乘胜杀奔至洛口城下。
本来,王世充已经胜券在握。然而,强中更有强中手,李密却比王世充技高一筹。怎么回事呢?就在王世充大军逼近洛口时,李密突然出动了一支数百名精锐奇兵,全力阻截王世充。这数百瓦岗军精锐,居然打得王世充主力,狼狈不堪,毫无还手之力。王世充主力部队,瞬间崩盘。
王世充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