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章 李唐建国(3)——李渊称帝(2 / 11)

即皇帝位,设置百官,不久迁都江陵,复兴萧梁政权。

不仅是四方群雄纷纷称王称帝,当时,光是打着隋朝旗号的皇帝,就出现了三个。这三个皇帝分别是,被叛臣宇文化及立为皇帝的秦王杨浩、被李渊立为傀儡皇帝的代王杨侑、被王世充立为皇帝的越王杨侗。

秦王杨浩是隋炀帝的侄子,他是隋炀帝的三弟秦王杨俊的长子。江都兵变,隋炀帝遇难后,宇文化及对隋朝的宗室、重臣大开杀戒,基本上,所有的隋朝宗室,被屠杀殆尽。只有秦王杨浩幸免于难,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唯秦王浩素与智及往来,且以计全之”。因为,秦王杨浩与宇文智及的关系不错,所以,宇文化及在大杀隋朝宗室的时候,杨浩才保住了一命。

江都兵变后,宇文化及便拥立秦王杨浩为帝,自称大丞相,总领百揆,把持朝政大权。实际上,皇帝杨浩就是宇文化及操纵的傀儡。而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兄弟则独揽朝政,完全架空了皇帝杨浩。

至于代王杨侑,就不用多说了。隋炀帝三下江都之前,命代王杨侑、越王杨侗两个孙子,分别留守长安、洛阳。大业十三年(617年)十一月,李渊攻克长安。同月,留守长安的代王杨侑,被李渊扶持为帝,成为了李渊所操控的傀儡皇帝。所以,代王杨侑在隋炀帝活着的时候,就已经被立为皇帝。

再来看隋炀帝死后,打着隋朝旗号的第三个皇帝——越王杨侗。越王杨侗和代王杨侑,以及在江都兵变中,被宇文化及杀害的燕王杨倓,他们三个,都是隋炀帝早逝的嫡长子,元德太子杨昭的儿子。

隋炀帝三下江都前,让越王杨侗留守东都洛阳。杨侗留守洛阳期间,主要就是和围攻洛阳的瓦岗军领袖李密作战。其实,杨侗与李密作战,主要还是依赖于洛阳军队的实际掌控者——王世充。

江都兵变后,隋炀帝的死讯从江都传到中原。五月,隋炀帝遇难的消息,传到了东都洛阳,当月,越王杨侗便在王世充等人的扶持下,在洛阳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元皇泰。所以,杨侗又被称为“皇泰主”。

皇泰主杨侗即位后,追尊爷爷隋炀帝杨广为明皇帝,庙号世祖;追尊父亲元德太子杨昭为成皇帝,庙号世宗,尊生母刘良娣为皇太后。《资治通鉴》中记载,皇泰主杨侗其人,从小天资不凡:

皇泰主眉目如画,温厚仁爱,风格俨然。

杨侗被立为皇帝后,相继分封了七位文武重臣。皇泰主杨侗任命王世充为纳言,封郑国公;段达为纳言,封陈国公;元文都为内史令,封鲁国公;皇甫无逸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