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章 李唐建国(2)——血溅江都宫(5 / 13)

昔陈世有定光禅师,德行难测。迁神已后,智者梦见其灵云:“今欲造寺,未是其时。若三国为一家,有大力势人,当为禅师起寺,寺若成,国即清,必呼为国清寺。”

所以,隋炀帝对江南的感情非常深。因此,眼见如今天下大乱,隋炀帝便想到了自己曾经的龙兴之地——扬州,现在的江都。正好当时,隋炀帝做了一个梦,梦见两个小孩子唱着一首歌谣:

往亦死,去亦死。未若乘船渡江水。 (《隋书·五行志》)

于是,隋炀帝便下定决心,在江南建都,他将国都选在了丹杨(位于江苏省南部)。有一次,朝会的时候,隋炀帝将自己建都江南的想法,告知群臣,让群臣讨论。马上,身为宰辅的内史侍郎虞世基,立即赞同皇帝建都江南的想法。

可是,右候卫大将军李才,却坚决表示反对,认为皇帝应该还是要返回长安。虞世基据理力争,李才便和虞世基在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就在此时,门下录事李桐客也站了出来,表示反对建都江南:

江东卑湿,土地险狭,内奉万乘,外给三军,民不堪命,恐亦将散乱。 (《资治通鉴》)

谁知,李桐客此话一出,立刻遭到了百官的群起而攻之。一些御史向隋炀帝弹劾李桐客,说李桐客诽谤朝政。随即,群臣纷纷支持隋炀帝,在江南建都:

江东之民望幸已久,陛下过江,抚而临之,此大禹之事也。

得到了群臣的“支持”,隋炀帝便开始着手筹划建都,派遣相关人员,前去营建丹杨宫,准备迁都丹杨。然而,正是隋炀帝迁都丹杨的举动,为江都兵变埋下了祸根,也为他招致杀身之祸。

隋炀帝想要在江南割据,可是有人却不想待在江南,谁呢?就是护卫隋炀帝三下江都的十万骁果禁卫军。

这十万骁果禁卫军,基本上都是关中人氏。三下江都,意味着他们背井离乡,很有可能再也无法重返故乡。如今,隋炀帝建都江南,对于十万骁果而言,岂不是要让他们客死他乡吗?因此,骁果军内部开始出现躁动。

当时,骁果军内部,出现了不少叛逃事件,纷纷密谋叛逃回乡。比如,有一个名叫窦贤的郎将,率领部下集体出逃。隋炀帝知道后,立即派人将窦贤抓了回来,当众处死。

他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禁止住骁果叛逃的现象。可是,隋炀帝发现,根本禁止不住,骁果还是成批成量地叛逃。到最后,隋炀帝索性就不管了,实行“鸵鸟政策”。

隋炀帝三下江都后,专门派了一个将领,负责管理骁果,虎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