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自己比作亡国的陈后主,还觉得这样混吃等死挺好。由此可见,隋炀帝已经对国家的前途彻底绝望,他也不想履行什么帝王责任了。在他看来,及时行乐,才不算辜负了这一生。
还有一件故事。
隋炀帝从小就长得玉树临风,风度翩翩,《隋书》记载隋炀帝的风姿是,“上美姿仪”。以至于,隋炀帝现在上了年纪,已经五十岁了,可依旧是一个风采不减当年的老美男子。
如今,隋炀帝困守江都宫,日薄西山。有一天,隋炀帝拿着一面镜子,顾影自怜,照了半天,转过头来对萧皇后说道:“好头颈,谁当斫之?”意思是,这么漂亮的一颗脑袋,谁能把它砍下来呢?
萧皇后一听丈夫这么说,大惊失色,连忙说道,陛下何出此言?想不到,隋炀帝苦笑一声,说道:“贵贱苦乐,更迭为之,亦复何伤!”权势地位,荣华富贵,不过都是过眼云烟,失去了又有什么好伤心的呢!
不过,浑浑噩噩归浑浑噩噩,醉生梦死归醉生梦死。可是现在,隋炀帝还不想坐以待毙,他还不想等死。隋炀帝对于北方的局势,彻底绝望,他此次三下江都,一方面是为了躲避战乱,另一方面,则是有别的打算。他的这个打算,就是重新偏安、割据,在江南营建半壁江山,与北方群雄南北对峙。
虽然,隋文帝杨坚当年平定南陈,实现南北统一,结束割据。可是,隋朝毕竟是从魏晋南北朝的乱世中走出来的,隋朝实现大一统还不到五十年,可南北朝乱世却经历了169年。所以,在当时的人们心中,割据的印象,要比大一统深得多。因此,隋炀帝是不想再回北方了,便生出了在江南割据的想法:
帝见中原已乱,无心北归,欲都丹杨,保据江东,命群臣廷议之。 (《资治通鉴》)
为什么隋炀帝要选择在江南割据呢?因为,隋炀帝对江都(今江苏扬州)有着特殊的感情,江都是隋炀帝的龙兴之地。
开皇八年(588年),隋文帝平定南陈,实现了南北统一。但是,由于平陈战争过于顺利,让隋文帝对于江南地区的复杂问题,认识不足。当时,南北分裂的时间太久了,两地在统治方式和思想文化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隋文帝急于改造江南地区,迷信军事征服,推行了一系列简单粗暴的政策。这样一来,使得江南民众对隋朝政府颇有微词。平陈战争不到两年,南陈旧境就爆发了全面叛乱,大隋王朝重新被卷入到战火之中。
开皇十年(590年),南陈全境皆反。现在的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