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章 李唐建国(1)——初入长安(7 / 18)

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攻入长安。并且,每当义军遭遇重大危机之时,李世民总能力挽狂澜,反败为胜。因此,李渊还是很倚重这个二儿子的。

那么,李渊该如何分封李世民呢?当时,李渊的封爵已经从唐国公晋封唐王,正式进位王爵。所以,李世民的爵位自然也要晋升一级。晋阳起兵之时,李世民的爵位就是敦煌郡公,李渊攻克长安,以李世民为秦国公、京兆尹;四子李元吉为齐国公。同时,李渊又改太原留守为镇北府,总领山东诸郡。

李渊分封三个儿子,长子李建成为世子,次子李世民为秦国公,四子李元吉为齐国公。这样的分封看似是各有所得,实际却为日后李建成、李世民为争夺太子之位的手足相残,埋下了祸根。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在分封完三个儿子之后,李渊紧接着又开始委任一批晋阳起兵的有功之人,设置丞相府官属,任命裴寂为丞相府长史,刘文静为司马,考功郎中窦威为司录参军。应该说,李渊这个时候,除了没有皇帝的头衔,基本上已经拥有了皇帝的一切权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绝对的无冕之王。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既然李渊已经拥有了皇帝所能拥有的一切权力,那李渊为什么不直接称帝呢?其实,在李渊攻入长安不久,跟随李渊晋阳起兵的不少文武将佐,都纷纷建议李渊称帝,取代隋室:

天厌隋德,历数在唐。讴歌在路,被于遐迩。兵起晋阳,远定秦雍,百余日间,廓清帝宅。神武之速,此谓若飞。非天启圣,孰能如是昔汉高入关,不即自王,项羽后至,悔无所及。公虽卑以自牧,须安天下。 (《大唐创业起居注》)

面对众人请求自己称帝的建议,李渊作何反应呢?史料记载,李渊“愀然改容”,脸色立刻变了,连忙说道:

举兵之始,本为社稷,社稷有主,孤何敢二刘季不立子婴,所以屈于项羽。孤今尊奉世嫡,复何忧哉。

李渊这话虽然说得冠冕堂皇,但并非真心实意。李渊不是不想称帝,要不然他也不会晋阳起兵。李渊之所以没有称帝,那是因为他知道,这个时候,还不是称帝建国的绝佳时机。还是前面反复强调的一个问题:枪打出头鸟。

因为此时隋炀帝还在,隋朝还没有灭亡,如果谁要是公开称帝,那就是公开反隋。而且,李渊这次起兵,打出的是匡复隋室的旗号。如果现在公开称帝,无异于是彻底颠覆隋朝统治,将会成为天下群雄的众矢之的。因此,当时天下群雄中称公称王的不少,却很少有人称帝,他们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李渊目前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