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章 入主关中(3)——定鼎长安(2 / 9)

番进攻,夺下河东郡。

义军将士不断攻坚,终于,将河东郡城防撕开了一道口子。在南面城墙,一千余名义军将士,登上城墙,控制住了南城。眼看胜利在望,万万没有想到,屈突通不愧是一员名将,立即指挥隋军,反攻被义军控制的南城缺口。很快,这一千余名义军,显然有些支撑不住。而且,此时大雨不止,李渊不得不下令军队后撤,攻城遂以失败告终:

帝登城东原上,西望城内所为,屈突果不敢出兵,闭门自守,城高甚峻,不易可攻。帝观义士等志,试遣登之。南面千余人,应时而上。时值雨甚,帝命旋师。军人既得上城,遂不时速下。

然而此时,李渊心中却是另有打算。既然河东郡不好打,那何不干脆就不打了,绕过河东郡,直奔长安而去。应该说,李渊绕过河东郡,直取长安的想法,无疑是一步好棋。与其在河东郡和屈突通干耗、打持久战,倒不如出其不意,直取长安。李渊明白,只要攻下长安,屈突通就会不战自败。

但是,绕过河东郡,直取长安,同样也是一招险棋,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李渊一时拿不定主意,于是又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咨询众人的意见。在这次军事会议上,裴寂认为,应该先攻下河东郡,解除攻打长安的后顾之忧。裴寂的想法是,义军如果西进长安,万一屈突通从河东郡出兵,与长安守军前后夹击,那么,势必会使得义军陷入腹背受敌,首尾难顾的境地:

屈突通拥大众,凭坚城,吾舍之而去,若进攻长安不克,退为河东所踵,腹背受敌,此危道也。不若先克河东,然后西上。长安恃通为援,通败,长安必破矣! (《资治通鉴》)

应该说,裴寂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李世民却不这样看,他对父亲李渊这样建议道:

不然。兵贵神速,吾席累胜之威,抚归附之众,鼓行而西,长安之人望风震骇,智不及谋,勇不及断,取之若振槁叶耳。若淹留自弊于坚城之下,彼得成谋修备以待我,坐费日月,众心离沮,则大事去矣。且关中蜂起之将,未有所属,不可不早招怀也。屈突通自守虏耳,不足为虑。

显然,李世民的建议与李渊直取长安的想法不谋而合。在李世民看来,兵贵神速。如果依旧与屈突通相持于河东郡城下,那样就会给长安方向提供了充分的准备时间,到时候进攻长安,会遇到不少困难。

可是,一旦绕过河东郡,直取长安。代王杨侑一定不会想到我们会行如此险招,肯定没有防备。到时候,我们突然兵临长安城下,令隋军始料不及,肯定会创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