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章 入主关中(2)——大杀四方(5 / 9)

通往长安的必经之路。所以,李渊若要直取长安,首先就要拿下摆在面前的第一道军事关隘——霍邑。可是,霍邑不是西河郡,驻守霍邑的隋军守将宋老生,也不是高德儒之流,他也算是隋军中的一员悍将。因此,李渊刚一出师,就碰到了一块硬骨头。

就在李渊为如何攻取霍邑绞尽脑汁的时候,老天爷似乎给李渊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当时,连日大雨,道路泥泞,李渊大军无法前行。没有办法,李渊只能让一些老弱病残先行返回太原,从太原往前线运送了一批粮草。

问题是,大雨迟迟不停,而军中粮草已经明显告急。这还不算,此时,突然从太原方向传来了一个不知是真是假的消息,说突厥背信弃义,与刘武周联合,袭击太原。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说明大后方太原面临危险,李渊很有可能后路被包抄。

关键时刻,摆在李渊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继续用兵,攻下霍邑,一路直取长安;二,放弃攻打霍邑,回师太原,再做长久打算,徐徐图之。李渊这个时候陷入了犹豫,如果此刻回撤太原,那么进军关中的计划将会半途而废;可如果继续攻打霍邑,万一刘武周与突厥袭击太原,自己不就真的是再无立足之地了。

李渊拿不定主意,于是紧急召开军事会议,商议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当时,义军军中出现了两派意见。一派以裴寂为代表,裴寂认为现在情况不明,况且宋老生、屈突通并非等闲之辈,真的打起来,未必会有胜算。所以,应该回师太原,徐徐图之,再做长久打算:

宋老生、屈突通连兵据险,未易猝下。李密虽云连和,奸谋难测。突厥贪而无信,唯利是视。武周,事胡者也。太原一方都会,且义兵家属在焉,不如还救根本,更图后举。 (《资治通鉴》)

另一派则是以李世民为代表,李世民身为右路军主帅,听到裴寂提出回师太原的消极建议,立刻坚决反对。李世民认为,大好战机摆在面前,如果白白错过,岂不可惜。而且,宋老生其人轻狂浮躁,一旦真的要打,保证能够一战成功:

今禾菽被野,何忧乏粮!老生轻躁,一战可擒。李密顾恋仓粟,未遑远略。武周与突厥外虽相附,内实相猜。武周虽远利太原,岂可近妄马邑!本兴大义,奋不顾身以救苍生,当先入咸阳,号令天下。今遇小敌,遽已班师,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体,还守太原一城之地为贼耳,何以自全!

对于李世民的建议,李建成深以为然,也向父亲李渊进言,认为应该继续前进,攻下霍邑。面对两个儿子请求继续行军的建议,李渊该如何抉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