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刻面临着无尽的危险与挑战,甚至几度命悬一线,与梦寐以求的长安城差一点擦肩而过。
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李渊正式在太原起兵,带领着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以及三万义军,从太原出发,进军长安。晋阳起兵,李家父子正式开始了开创大唐王朝的征程,迈出了李唐建国的第一步。
那么,李家父子向长安的进军,是否会像西河战役那样,一战功成,速战速决呢?在进军长安的途中,李渊父子,以及他麾下的三万太原义军,又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他们又是如何一步步险中求胜,绝地反击呢?
后来的历史证明,李家父子进军长安的途中,不仅没有像西河之战那样一帆风顺,相反,却充满了坎坷与艰险,甚至曾经多次几乎面临着全军覆没,功亏一篑的危险。因此,用八个字来形容李家父子进军长安的过程:荆棘丛生,大杀四方。
当时,李渊从太原出发,所率领的太原义军的总兵力,满打满算,才三万人马,兵力并不是非常雄厚。而且,李渊在起兵之前,将军队分为三军。李建成统领左路军,李世民统领右路军,李元吉统领中路军。但是后来,李渊又让李元吉留守太原,防备刘武周。所以现在,自然是由李渊统领中路军。按照这样推算,李家父子所统领的左、中、右三路大军,每路军队也只不过一万人马,不多不少,军队数量非常有限。
虽然李渊父子对于起兵筹谋良久,但毕竟兵力过少,不占人数上的优势。因此,李渊所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兵力数量上的劣势。如果一着不慎,自己麾下的这三万义军,很有可能就有去无回,全军覆没。
但是很快,李渊又不得不面临第二个难题,那就是军事上的难题。李渊在太原起兵,可以说震动天下。为什么震动天下呢?关键是李渊的政治身份。李渊是什么人?他是关陇贵族集团的重要成员,隋朝山西地区的军政首脑“山西王”,而且又是隋炀帝的亲表哥。李渊起兵,就代表着隋朝北部边境的军事集团,正式脱离隋朝统治。
因此,李渊起兵的消息一经传出,自然引起了各方势力的高度重视。不仅是隋朝要集结重兵对抗李渊,同时,其他的乱世群雄也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李渊身上。他们都将李渊的这支义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先看隋朝方面。李渊晋阳起兵,虽然打出的是拥立代王杨侑为帝的旗号,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李渊摆明了是要造反,他的终极目标是要取代隋王朝。所以,面对李渊向关中的大举进军,坐镇长安的代王杨侑,自然要调兵遣将抵御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