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章 入主关中(1)——李家父子初起兵(7 / 18)

《资治通鉴》记载,这个时候的李世民:

世民聪明勇决,识量过人,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

李世民虽然当时只有十八岁,但是他非常聪明,英勇果敢,也十分有见识。他看到隋朝此时已经大厦将倾,大势已去,灭亡是迟早的事情。因此,李世民便有了劝说父亲李渊起兵反隋的想法,在乱世中成就一番宏图霸业,进而平定四海,削除割据。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后来的成就,确实是前无古人,无论是帮助父亲李渊晋阳起兵,一路入主关中,开创李唐王朝;还是在唐朝建国之后,亲率大军,东征西讨,为唐王朝平定四海,一统天下;亦或是在“玄武门之变”中绝地反击,杀兄屠弟;或者是在登上皇位之后,开创了一个流芳千载的“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都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千秋帝范,是后世无数帝王的榜样。以至于杜甫在《北征》一诗中挥毫泼墨,写下来了这样的诗句——“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并且,李世民本人更不是一个普通人。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冠以“龙凤之姿”的赞誉,就注定了李世民这一生的不平凡。《旧唐书·太宗本纪》记载了李世民幼年时期的种种传奇经历:

高祖之岐州,太宗时年四岁。有书生自言善相,谒高祖曰:“公贵人,且有贵子。”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高祖惧其言泄,将杀之,忽失所在,因采“济世安民”之义为名焉。太宗幼聪睿,玄鉴深远,临机果断,不拘小节,时人莫能测也。

这个故事讲的是,李世民四岁的时候,跟随父亲李渊来到岐州。只不过李世民当时还不叫这个名字。有一天,一个自称会相面的书生来到李渊府上,前来拜谒李渊。这个书生,见到当时年仅四岁的李世民后,立刻就觉得这个李家二郎,将来必定是一个有能力可以平定天下之人。

于是,这名书生就对李渊说,您的这个儿子将来贵不可言,龙凤之姿,天日之表,不到二十岁,必然是可以济世安民的盖世英豪。听完书生的话后,李渊索性就取意“济世安民”四个字,为自己的这个老二取了一个震铄古今的名字——李世民!

所以,李世民从小就被赋予了“济世安民”的伟大历史使命。的确,长大以后的李世民,表现确实与众不同。

比如,李世民十八岁的时候,当时,山西境内,有一个著名的农民起义军领袖,魏刀儿,自称“历山飞”。有一次,魏刀儿引兵攻打太原,身为太原留守的李渊,率军迎击,结果被困在敌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