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近一万人的军队,《资治通鉴》记载,“旬月间近万人”。
与此同时,李渊急忙召集所有的儿女。当时,李渊的众多儿女,只有老二李世民留在身边,其余的子女都分散在各地。既然决定起兵,李渊当然要把孩子们召集到一块儿,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于是,李渊连忙催促长子李建成、四子李元吉,以及女婿柴绍,火速赶回太原。
在李渊众多的子婿中,柴绍的妻子正是李渊的第三女,后来著名的“平阳昭公主”,赫赫有名的“娘子军”的缔造者。这位公主,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死后拥有独立谥号的公主,她为唐王朝的建国,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柴绍当时接到岳父李渊的命令,要他火速赶回太原。不得已,柴绍只能和妻子依依惜别。临行前,柴绍对妻子说:
尊公将扫清多难,绍欲迎接义旗;同去则不可,独行恐罹后患,为计若何?
别看平阳公主是一介女流之辈,这个时候却顾全大局,对丈夫说:“君宜速去。我一妇人,临时易可藏隐,当别自为计矣。”意思是说,你赶紧走,我一个妇道人家,到哪不能藏身,况且我也有别的打算。夫妻二人在简短的告别之后,柴绍便启程前往太原。而平阳公主独自一人回到鄠县庄园,散尽家财,招募山中亡命之徒,拉起了一支数百人的队伍,起兵响应父亲李渊。
到后来,李渊率军挺进关中的时候。平阳公主率领麾下义军,也一路势如破竹,连下周至、武功、始平等地,严格军纪,秋毫无犯,部下已有七万之众。直至,李世民率领右路军直取长安,平阳公主率部与李世民会师于渭北,姐弟二人兵合一处,将打一家,两路大军,直取长安。
所以,能够看出,李渊一家,真可谓是一门龙凤。儿郎是济世安民的少年英雄,女儿更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有这样的英雄儿女,怪不得李渊最后可以一路挺进关中,最终定鼎长安,开创大唐基业。
李建成和李元吉兄弟二人,在返回太原的路上,正好与柴绍不期而遇。于是,李建成、李元吉、柴绍三人,于大业十三年(617年)六月,全部抵达太原。这样一来,李家父子全部集结完毕。
从目前的态势来看,李渊似乎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么,这个时候,李渊真的能正式起兵吗?不能。因为李渊当时还存在着一个严重的后顾之忧,那就是突厥问题。所以,李渊在正式起兵之前,必须要解决突厥问题。
自从雁门之围后,隋朝与突厥的关系正式破裂,突厥经常出兵南下侵扰隋朝的北部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