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行鬼故事招来非议的最主要原因,因为这么一家大报刊,发行量超过两百万份的报纸。竟然发表这种小故事,实在太掉价了,有**份!
“那杨老师你对苏文这个年轻人的选择有什么要奉告的吗?”记者追问。
记者蔫坏,特意用了“奉告”一词,一旦杨洁说了什么,立刻可以让他们夸大成“警告”苏文。
而且杨老师明显爱才心切,甘愿回答这一问题。
只见杨洁沉吟了一会,这才满脸严肃地说:“年轻人爱稀奇新鲜的心性我可以理解,毕竟所有人都年轻过,我年轻的时候也想成为全能型的作家。后来才发现。我天生属于童话,一心钻研童话数十载,这才有今天的成就。我希望苏文能从我的身上吸引到一些有益的东西,慎重选择创作方向,不要浪费自己的天赋才情,更不要任性在一条歧路上走下去。这就是我要对他说的话。”
好吧,记者满意而去,回头立刻炮制一篇名为《童话大师杨洁警告苏文:鬼故事毫无意义,让它见鬼去吧!》的文章,断章取义。把杨洁的话分尸拆骨,用一些可能也许好像大概的词汇,说得好像杨洁对苏文有天大的意见一样,就差指着苏文的鼻头大骂一番了。
杨洁的影响力很大。她一发声,更多人进入批评苏文的行列,说他任性胡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在这一片批评声中,出现了一个名望不比杨洁低甚至过之的人跳出来——
大剧作家王忘!
这个此前先是看苏文不顺眼,后来却极其欣赏他才华的老牌作家。一点都没有之前称赞苏文为“剧作大师”、“童话大师”的好话,相反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把苏文好生数落了一顿。
不等别人上门找他询问意见,这个脾气火爆的大剧作家直接在《京都生活报》上发表了一篇小短文,名叫《鬼故事也叫文学?》的文章。
他指出:“什么时候鬼故事也进入文学的序列了?如果你身处干宝的时代,写出《搜神记》的著作,我可以说你写的东西是古代文集,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但是,时代发展到现在,鬼故事只能沦为小摊小报的边角料,难登大雅之堂!别说大雅了,说它是文章都有点侮辱写文章的人。它至多也就和笑话段子差不多,只能供人消遣,找不出一丁点的价值。稍微有点廉耻之心的文人,都不会涉足这个行列。
“好吧,你们以为我要指桑骂槐了,这次我还真不客气了,直接就点名道姓给你们看看——苏文,你看到我这些文字了吗?我说的就是你!我对你很失望你知道不?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