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华夏月刊为何能有让无数文人向往的地位,那全是因为它的销量
华夏帝国文化底蕴深厚,国民生活殷实,肯定就要追求精神的享受。华夏创刊一百多年,凭着他们对精品的追求,整个华夏帝国的民众都知道上面的文章都是一时之选,可以作为精神粮食享用。
二十亿国民的需要到底有多大
据说华夏月刊销量最高的时候超过一亿册注意,这只是一期的销量,而全年有十二期之多
当然,那已经是很多年前的成绩了。这几十年来,随着各种文化渠道的衍生,特别是影视的发展,以及网络的兴起,华夏的销量也受到了冲击。
不过,哪怕冲击不小,现在它每期的销量据说都还稳定在五六千万册之多。
五六千万每期一个月这还不算每个省每期各有过百万册销量的周刊一个月四期的周刊
这对苏文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听到这个数据的时候,他只有瞠目结舌的份,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几乎杜绝了盗版的国度,简直就是文化产业的天堂呀”最后,苏文只能这样感叹了。
无可匹敌的销量,是华夏月刊地位至高无上的象征。
在肖克文的提醒下,苏文看到了自己的文章。
整整三篇之多
就是他在华夏中学生大赛复赛上的那三篇文章。
寻李白在诗歌栏里,最后一片叶子在小说栏里,华夏少年说在散文栏里。
三篇文章的后面,都有“苏文”这两个字。
这两个字在这里是那么地耀眼,那么地显眼,又那么地刺眼
不明底细的人也许会生起一个念头:“竟然有三个同名的人”
然而,这是同一个人的三篇文章
苏文也吃了一惊,了解华夏月刊到底有多牛逼之后,他对自己能同时在上面发表三篇文章的事也充满了震惊。
这几乎是不可能之事
另外,苏文还有一个怀疑,不是说华夏月刊一般只选在每个行省周刊发表过的文章吗,他在决赛上的文章,并没有在哪个行省上发表过呀。
“这是水会长推荐的结果,当然,他只是推荐而已,也无法强行通过发表的意见,还是要编辑委员会投票决定的。也就是说,你的文章,深深打动了那些评委,大多数人同意发表出来”肖克文是这样解释的。
苏文却震惊于水天一的能量。
肖克文对此说道:“他是华夏帝国作家协会会长,还是华夏院荣誉院长,另外,也是华夏的名誉社长,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