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都没有吭声。
“哈哈,不要因为我而难过,毕竟现在国家富强了,我们在海外的华人也能够扬眉吐气了,你们不是对这里的水果感兴趣?其实还有很多水果是可以操作一下的。”老王哈哈一笑,打破了有点沉闷的气氛。
“本地的菜类果类价格都不便宜,本地产的柑果也要5到10千盾一公斤,越大个越贵,我只买得起五千盾到七千盾的,超过这个价我就不选择买柑果,也有从中国进口的碰柑,较甜,要12千盾一公斤。”老王笑着道。
“用盾来交易?”韩孔雀问道。
老王道:“盾,其实是印尼的货币,这里现在主要用美元,你们看,这是原来的货币。”
说着,老王从口袋里掏出两张纸币,韩孔雀一眼就看到了上面的汉字。
“厄斯科多?这里的货币上怎么有汉字?”韩孔雀问道。
老王苦笑道:“1975年之前,东帝汶还是葡萄牙的海外省,当时东有自己的货币,叫埃斯库多,纸币上还印有汉字,就是这四个字厄斯科多。
不过在东帝汶2002年独立后,没有能力发行自己的纸币,所以就用美元了,要不然就用印尼的货币,所以这种埃斯库多就消失了。”
“这也没什么,就连东帝汶的邮票都是在海外印刷的,何况是纸币,即使能印纸币,也缺乏管理这些纸币的人才,所以,索性就用美元了。
不过,东帝汶发行自己的硬币(也是在海外铸造的),对其国内的美元经济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从长远来看,等东帝汶能够真正自立了、富强了,它还是要发行自己的纸币的,毕竟有自己的货币对其经济发展会更有利。”李方道。
“这个不是重点,我是想要知道,为什么当年这里的货币上会出现汉字。”这个才是韩孔雀关注的重点,一个国家的货币上出现了别的国家的文字,这个可不是小事。
老王缓缓的道:“葡萄牙殖民时期的东帝汶,厄斯科多的纸币上也印有汉字,原因主要是东帝汶生活着大批的华人华侨,殖民者为了维护统治,也将汉字印在它们发行的纸币上。
早在明清时代,就有中国人‘下南洋’来到东帝汶,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华人在葡萄牙殖民时期迁居到东帝汶,1975年前,全东帝汶十三个县每个县都有华文学校,除设在帝力的是由幼稚园至到中学外,其他地方的均为小学。
当时华文教育较为普遍,甚至在东帝汶的货币上都有华文,足见华人影响力之大,不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帝汶遭受过两次较